當前位置:首頁>洞見>新聞中心
一流的管理者,都會運用教練提高績效!


作者:[美]賴利(Reilly,E.T.)      來源:同心動力管理V視角(ID: topduty)


一流的管理者,都會運用教練提高績效!

1

運用教練提高績效


教練是營造環境、建立關系以促進下屬和管理者的技能發展和績效提升的過程。



《第一次當經理》(The First-Time Manager)第6版的合著者、職業教練吉姆·麥考密克(Jim McCormick)將這一過程總結為:

“教練的核心就是分辨當前的狀態和期望的狀態,然后幫助團隊成員執行計劃并按照計劃實現各個目標。”



教練是管理者對不斷學習、激勵和成長的文化做出貢獻的重要方式,教練有助于改善績效并減少工作顧慮。舉例來說,你可能會發現,有時候你需要教練你的下屬一些與工作任務毫不相關,卻影響著工作環境和工作小組內部關系的問題。例如,如果高級管理層要召開會議,他們更愿意看到員工都穿著西裝而不是藍色牛仔褲,這時候下屬就可能需要一些商務著裝方面的教練。


教練是管理者必備的讓員工績效卓越的關鍵技能。教練和授權這兩大績效管理技能相互補充,就能幫助你開展管理者所應該做的事情,即和他人一起或通過他人取得成果。



2


需進行教練的場合


進行教練的原因和形成教練過程的環境都是很明確的。在變化萬千的現代職場里,教練是廣受歡迎的、用于發展個人的方法。因為管理者只有擴展下屬的職責,幫助下屬更自覺地工作,激發下屬解決問題的主動性,才能夠滿足以更少資源完成更多工作的要求。



進行教練的實際原因包括:

?全面質量管理。一線管理者的角色就是扮演一名教練而非一名監督者。教練為下屬提供支持,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不是告訴他們要做什么。


?組織結構。扁平化組織已經越來越廣泛,所以要實現目標,管理者必須在具體的工作活動中更多地承擔教練的角色而不是作為一名指導者。


?員工激勵。現在的員工對命令式控制管理風格的容忍度更低。隨著新一代人進入職場,關注激勵不同人群的積極性并為他們提供機會讓他們取得成功變得越來越重要。


?組織變化。組織總是在不停地變化,在顧客期望更高、競爭更激烈的全球經濟中,教練顯得尤為重要。




1. 教練過程




教練的過程可以歸結為五個步驟:

1.說出你觀察到的狀況;

2.等待對方回應;
3.提醒員工應該注意的目標;
4.要求獲得具體的解決方案;
5.同意員工的解決方案。



2. 教練機制


教練要求一定的準備,但管理者經常會低估這些準備。這些準備過程不能是臨時的,不然會讓下屬奇怪,這件事情究竟有多嚴肅。


正如吉姆·麥考密克所說,教練過程就是要為一系列行動制定出戰略,而不是想出一堆的點子來改善行動。花上必要的時間來籌劃一次教練會議會極大地提高會議的效率。花費的這點時間會帶來收益,讓大家清楚地明白你想要實現的事情。



首先要考慮的是組織籌備,所以要在會議開始前而不是會議中處理這些要完成的項目:

?和下屬一起確定一個對你們來說都方便的時間。你們雙方都能夠注意到這個談話是很重要的,如果一方因為工作或個人問題分心,就很難真正地互相傾聽。


?為即將進行的教練找一個合適的地點。如果教練的目的是要糾正一個績效問題,就必須在私人房間里進行。


?和下屬一起確定教練會議所期望的結果。當你確定了想要的結果時,你的教練會議會更有效——這不僅是從長期的角度來說,從當前的狀況來看也是如此。當會議結束,員工離開的時候,你希望他能夠運用哪些主意、指導意見或策略?



除了計劃你的教練會議之外,會議過程中使用有效的溝通技巧也是很重要的。下面這個包含六個步驟的教練模型主要關注會議中的有效溝通機制。

一流的管理者,都會運用教練提高績效!

一流的管理者,都會運用教練提高績效!

一流的管理者,都會運用教練提高績效!

一流的管理者,都會運用教練提高績效!

作為一名管理者,你有義務確保你所有的下屬都毫無保留地貢獻了他們的力量,教練就是保證下屬會這么做的方式。定期教練你的員工,不管他們的表現超乎預期還是需要改進他們的技能或行為。教練計劃工作表(見下圖)提供了適用于所有教練會議類型的計劃結構。


一流的管理者,都會運用教練提高績效!使用這個工具來準備對你的下屬進行教練。在會議之前,花點時間來回答下面的問題,這個六個步驟的方法能夠幫助你堅持目標,并且不被他人打擾而離題,這種專注讓你能夠在感覺不適的時候保持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