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麗俊 來源:
#年輕人為什么如此反感團建#在微博有3.4億閱讀量,實際上,大多數人對公司團建都沒有好感,該話題在微博有超過4億的閱讀量。
員工討厭的不是團建本身,而是有附加條件的團建。比如占用休息時間,活動設計不考慮員工實際情況、制造大型社死現場,名為團建,實為培訓等等。
有員工甚至在團建后就離職了,留下懵圈的老板:出錢出力搞團建,沒點燃團隊狀態就算了,怎么還團建出問題了?
團建只是企業文化落地的一個切面和細節,團建都做不好,那大概率企業文化落地也會問題迭出。
1、認知影響選擇,文化不是現成的
員工交差式的喊口號,有的干脆懶得敷衍;“摸魚式加班”的內卷,看著人人都加班,就是不出業績;價值觀貼滿了公司,員工依舊我行我素……
甚至會出現高管、決策層對公司價值觀認知差異,出現戰略和業務發展上的分歧,誰也說服不了誰,只好各自帶隊去干。
這些都是企業家朋友們的痛點。那么,如何解決文化落地難呢?首先要解決認知問題,才能找對方法。
其實大家都知道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否則就不會有那么多客戶對文化落地頭疼了。上過我組織課的人都知道,企業文化是個系統工程,一篇文章里很難講完整。
今天從企業文化的形成過程切入,找找癥結所在。
首先,我們要有個認知:企業文化不是現成就在那里的,它需要一個成長過程,這個過程有幾個階段。需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1、當我們面臨問題與挑戰時,團隊一邊解決一邊積累經驗,沉淀下來就是團隊的共同經驗;如果你的團隊能建立“共同經驗庫”,就為后續文化發展打好了基礎,你們就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2、遇到類似問題,選擇相信并復制共同經驗,在長期實踐的反復驗證中,對它進行補充和優化,共同經驗就脫胎成了共同理念、價值觀。
3、習慣成自然,這些理念與價值觀,在團隊成員的長期堅守中,會內化為大家的做事、做人標準,成為全員理所當然的行動、精神指南。
外界環境發生變化,企業面臨新的挑戰時,依舊會按照這個過程形成與時俱進的新文化。
2、先判斷再落地,文化存在斷裂
在搞清楚文化的形成過程后,就能明白文化落地那些可能自帶的陷阱。這些陷阱是由文化斷裂造成的,大家都會覺得很熟悉,因為它時時刻刻發生在企業中。
第一,有共同經驗,沒有提煉總結出價值觀。
譬如業務發展遇到難題后,不同員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對如何處理這類問題達成了共識,都知道怎么做可行,但沒有人把這些共識總結提煉出來,形成書面文字或者標準SOP流程,那么這些散落的經驗,永遠變不成貫穿業務的體系化內容。
第二,提出了價值觀,但沒有經歷過團隊共同經驗。
第二種情況更是常見,價值觀是老板一時心血來潮,就拍板了,并不是團隊在實戰中打出來的的經驗。這樣的價值觀很脆弱的,因為除了老板相信,其他人都不信。在這種斷裂中,文化落地是難上加難。
第三,有價值觀,但沒有通過制度保障把它轉化為行為準則。
還有一種文化斷裂很可惜,因為它已經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觀,但沒有通過具體制度,把它變成員工看得見的行為準則。就導致價值觀說起來都知道,做起來卻被大家拋在腦后,或者大家的認識都不一樣,顯得言行不一。
價值觀是需要通過行為規范來外顯的,在這種斷裂下,沒有制度的抓手,員工自然覺得價值觀很虛,公司自然覺得落不了地。
第四 ,有價值觀、有行為準則,但現狀不斷變化,文化沒有迭代。
最后一種斷裂是很多大企業的沉疴痼疾,有成熟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但是面對外界的變化無動于衷,很多企業都忽略了文化的慣性,文化越是成熟變革的阻力越大。
有句話叫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如果文化不迭代,就會僵化滯后,跟不上業務發展,甚至會阻礙企業的發展。
有人感受不到公司文化,有人覺得文化太虛了,有人認為大家言行不一,有人覺得文化死板。
如果你不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不知道缺少什么環節會帶來什么樣的斷裂,那對你而言,文化自然是虛而無用的。
3、先定位再落地:不同階段挑戰各不同
文化不僅有斷裂,在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文化有各自的側重點,文化要落地也面臨不同的挑戰和風險。
初創期的企業,生存是第一要務。這個時期的業務不穩定,在市場也沒站穩腳,能生存下來就是勝利。處于這一階段的企業,它的文化肯定是結果導向的,一切都是為了活下來。
有過創業經歷或者正在創業的人,肯定深有感受。如果你的企業處在這個階段,文化就要以生存為目標,先不要談其他的。
快速發展期的企業,在業務上正在拓展市場,跑馬圈地,不同團隊各顯神通,組織能力就比較脆弱,有種“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感覺。
為什么呢?團隊迅速擴張,新加入的員工沒有經歷初創團隊在一起打仗的感覺,對文化的感知力就弱。
這時候怎么增強組織的力量,建立好文化機制就成了問題的關鍵。快速發展最忌諱的是心不齊,各做各的,結果合力為零。
成熟期的企業,由于業務成熟和多元化,組織和文化的力量很強大。很多想改革的企業覺得力不從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忽略了文化的阻力。
一旦不重視這股力量,再強的執行力,也會被消耗殆盡。文化猶如雙刃劍,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當然,這里提到的“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文化特點各有重心”,并不是指企業各個發展階段的文化是孤立存在的,對于企業來講,生存文化貫穿始終。
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時期,本來就會有重疊、難以區分的階段。現實中企業遇到的問題也絕不是單行線,往往是復合型的。
所以,企業文化落地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判斷,切忌照搬照抄。任何理論、方法和工具都是發揮輔助作用的,一定要抓到重點問題,抓到重點問題的重要方面,不能一概而論。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文化落地這場硬仗中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