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洞見>新聞中心
國際頂級投行高盛集團:如何杜絕企業文化被稀釋?


作者:[美]里莎·埃迪里奇      來源:同心動力管理V視角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于紐約。高盛集團位列福布斯2020全球品牌價值100強第85位。


作為華爾街的傳奇代表之一,高盛集團一直籠罩在古老的神秘氣氛之下。能成為高盛合伙人,就意味著成了華爾街的王子。作為一家歷史長達百年的私人合伙公司,高盛曾經是不透明的,外邊的人根本無法得知公司的生財之道。高盛也因此被稱為“華爾街最高效、最詭秘的賺錢機器”。


在一百多年的歷史中,造就高盛的真正原因,在于它企業文化強大的凝聚力,能將所有個人的野心、貪婪和偏執凝結成真正的團隊合作。


1、集中高效的全員風險管理模式


高盛不僅僅對其生財之道保密,還喜歡對其所有的秘密都守口如瓶。很多人對高盛的“神秘力量”贊賞不已,高盛的業績也說明了一切。


盡管處于一個難以“重復性增收”的行業,但高盛仍然能夠以錢生錢。1996年到2004年,高盛股本基數以平均每年 22% 的速度增長,高盛的收入增長率達到了15%,而同行業的公司只有8%。高盛的股本回報率遠遠超過20%。高盛的聲望遠遠超過了它的實際規模。


高盛的總部大樓外部無任何標志,大樓里面是陳舊的裝飾,你也無法看到著裝考究的投資銀行家。高盛的高層領導,擁有影響力、金錢和名望,讓外人感覺神圣不可觸犯。然而,高盛的高管遇事很少自以為是。高盛并沒有制造生活必需品,也沒有生產什么獨一無二的東西,它沒有工廠,也沒有壟斷。高盛每項業務都面臨殘酷的競爭,沒有確定的優勢。除了管理層、員工以及勤奮工作之外,高盛和其他投資銀行沒有任何區別。


高盛不是一個由上流社會成員組成的團體,很多高層人物成長的背景并不溫馨,甚至年輕時經歷不幸。但是,就在這種外表下潛伏著斗牛犬般的激越。這種激越源自野心、貪婪和偏執。甚至可以說,高盛存在著集體自卑的心理,這是公司前進的動力。如果不去不斷地適應和尋找新的方法賺錢,公司將淪落為二流。


2、不會被稀釋的企業文化


“隨著公司的持續壯大我們是否能夠保持團隊協作精神?這是我最擔心的問題。”高盛集團CEO文伯格在80年代早期承認道。在更早的時候,懷特黑德和文伯格就已經意識到了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將不可避免地對公司原有文化產生沖擊。


高盛曾經重新修建公司總部,把原來分散于市中心四個地點的職員集合到一個地點上班。但是,僅僅有形式上的團結是不夠的,在高盛公司歷史上,紀律和價值觀等公司文化主要是通過潛移默化和私下的友情等途徑傳承下來。隨著公司規模的壯大,懷特黑德日益擔心這種非正式的途徑難以滿足現實的需要。


以前,職員們能夠協調地在一起工作是因為他們互相認識或彼此都是好朋友。現在,公司已經向全球化經營方向發展,大批新員工的加入使得以前的非規范式途徑難以為繼。


“在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懷特黑德說,“我坐下來靜靜地思考'高盛’一詞所代表的含義,并把所想到的寫在一張紙上,我盡量使之更現實可行,而不是理想化的藍圖。”懷特黑特所列出的主要集中于高盛公司所具有的獨一無二的特點,意圖不在于用它來開拓市場,而是使之成為公司的內部訓誡。


懷特黑德那時寫下的一系列原則直到現在還相當完整地保留著,懷特黑德說:

“當我現在看它時,能夠看出其出自律師之手的痕跡,原有的簡潔特點也不復存在,我當初寫了12條,現在已擴展到了14條。”


那么高盛做了哪些防止文化被稀釋?


1. 制定經營原則


“高盛公司的經營原則是贏利的重要法寶。”高盛公司的管理人員彼德·麥沙易斯說。


內容主要有(詳情見附——高盛的14條經營原則):

· 顧客利益是第一位的,經驗表明,如果能夠讓客戶滿意,成功就會隨之而來。

· 我們公司的財富包括人員、資本和信譽,三者之中失去任何一個,其他的都難以單獨存在。

·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強調團隊精神,對于那些置個人利益于公司利益和顧客利益之上的人,高盛公司沒有容納他們的地方。

· 贏利是我們成功的關鍵,它可以使公司能夠不斷地充實資本并留住優秀人才。

· 經驗告訴我們,利潤應該讓所有參與創造它的人無私分享;贏利能力對公司未來至關重要。


2. 定期強化與落實經營原則


每隔兩年,高盛公司就會將這一期間運行狀況與經營原則作一番對照和反省,文伯格和懷特黑德要求各部門的主管以及他們手下的專業人員必須集中討論,話題主要包括違反公司經營原則的事件以及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是如何具體遵守和運用這些原則的。


3. 圍繞經營原則展開中高基層工作


各部門主管在討論會結束后要把會談記錄上交給管理委員會。這樣,高層管理者就可以直接從員工那里了解到公司的運營情況。據懷特黑德反映,高盛有許多革新或者改進都出自這一程序。而正是這樣從企業各個層級堅守企業文化,才得以貫徹執行,從而使得高盛在當時的10年間行業地位得到顯著提升。


附:高盛的14條經營原則


1. 客戶利益永遠至上。我們的經驗表明,只要對客戶盡心服務,成功就會隨之而來。


2. 我們最重要的三大財富是員工、資本和聲譽。如三者之中任何一項遭到損害,最難重建的是聲譽。我們不僅致力于從字面上,更從實質上完全遵循約束我們的法律、規章和職業道德準則。持續的成功有賴于堅定地遵守這一原則。


3. 我們的目標是為股東帶來優越的回報,而盈利則是我們實現優越回報、充實資本、延攬和保留最優秀人才的關鍵。員工大量持股可以使員工與股東的利益協調一致。


4. 我們為自己的專業素質感到自豪。對于所從事的一切工作,我們都憑著最堅定的決心去追求卓越。盡管我們的業務活動量大而且覆蓋面廣,但如果我們必須在質與量之間作取舍的話,我們寧愿選擇做最優秀的公司,而非最龐大的公司。


5. 我們的一切工作都強調創意和想象力。雖然我們承認傳統的辦法也許仍然是最恰當的選擇,但我們總是鍥而不舍地為客戶策劃更有效的方案。許多由我們首創的作法和技術后來成為了業界的標準,我們為此感到自豪。


6. 我們不遺余力地為每個工作崗位物色和招聘最優秀的人才。雖然我們的業務額以十億美元為單位,但我們對人才的選拔卻是以個人為單位,精心地逐一挑選。我們明白在服務行業里,缺乏最拔尖的人才就難以成為最拔尖的公司。


7. 我們為員工提供的職業發展進程比大多數其它公司都要快。晉升的條件取決于能力和業績,而我們最優秀的員工潛力無限,能擔當的職責也沒有定式。為了獲得成功,我們的員工必須能夠反映我們所經營的地區內社會及文化的多元性。這意味著公司必須吸引、保留和激勵有著不同背景和觀點的員工。我們認為多元化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條必行之路。


8. 我們一貫強調團隊精神。在不斷鼓勵個人創意的同時,我們認為團隊合作往往能帶來最理想的效果。我們不會容忍那些置個人利益于公司和客戶利益之上的人。


9. 我們的員工對公司的奉獻以及對工作付出的努力和熱忱超越了大多數其它機構。我們認為這是我們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10. 我們視公司的規模為一種資產,并對其加以維護。我們希望公司的規模大到足以經辦客戶想得到的最大項目,同時又能小到足以保持服務熱情、關系緊密與團結精神,這些都是我們極為珍視,又對公司成功至關重要的因素。


11. 我們盡力不斷預測快速變化的客戶需求,并致力于開發新的服務去滿足這些需求。我們深知金融業環境的瞬息萬變,也諳熟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12. 我們經常接觸機密信息,這是我們正常客戶關系的一部分。違反保密原則或是不正當或輕率地使用機密信息都是不可原諒的。


13. 我們的行業競爭激烈,故此我們積極進取地尋求擴展與客戶的關系。但我們堅決秉承公平競爭的原則,絕不會詆毀競爭對手。


14. 正直及誠信是我們業務的根本。我們期望我們的員工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在私人生活上都要保持高度的道德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