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洞見>新聞中心
【企業文化】切不可讓使命成為「奢侈品」


作者:趙彥春--同心動力管理咨詢副總裁      來源:同心動力管理V視角(ID: topduty)


企業的一切經營動作都應該圍繞著使命展開,讓使命為企業注入強大的力量。但只有高度激活、有效連接的使命,與公司業務真正匹配的使命才能產生驅動的力量。


在當今時代、當下中國的熱詞榜中,“初心”、“使命”的排位一定不會靠后,每個人、每個組織都能感受到她的熱度。越來越多的組織在進行從利益驅動向使命驅動轉變的探尋。


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是,很多人依然會給使命貼上“高大上”“趕時髦”的標簽。要么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要么浩渺宏大、無從把握,要么高深莫測、神秘異常;很多組織的使命依然只停留在發言中、口頭上、文件里、文化手冊里……凡此種種,就會產生非常矛盾的現象:

一方面是企業都在強調使命、重視使命,另一方面卻始終無法付諸行動,無法為組織帶來真正的驅動力,讓使命成了掛在嘴上、叫得最響但又離得很遠、難以企及的一種“奢侈品”。


1、使命很貴,但不要讓她成為最近的遙遠


馬克思《資本論》中引用了英國評論家鄧寧格的一段話:


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


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

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于冒絞首的危險;

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于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


毋庸諱言,資本是逐利的,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如果不盈利也就失去了作為企業的意義,但并不意味著企業可以忽視使命。


2019年8月19日,包括貝佐斯、庫克等在內的181位頂級公司CEO簽署《公司宗旨宣言書》,重新定義了一個公司運營的宗旨,他們宣稱:股東利益不再是一個公司最重要的目標,公司的首要任務是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社會。要知道,從1997年起,“商業圓桌會議”組織發布的每份聲明文件都贊同“股東至上”的原則——公司的首要任務就是讓股東受益,并實現利潤最大化。


這份《公司宗旨宣言書》強調,作為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企業,公司領導團隊應該致力于達成以下的幾個目標:

向客戶傳遞企業價值;

通過雇傭不同群體并提供公平的待遇來投資員工;

與供應商交易時遵守商業道德;

積極投身社會事業;

注重可持續發展,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這絕不是唱高調,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卓越組織對此有了高度共識。樂高CEO喬根·克努斯托普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雖然我們需要賺錢,但樂高集團有一個更深層的使命……金錢就像是身體里的氧氣,我們不需要主動呼吸空氣,氧氣就會自然而然地進入我們的體內;我們不需要想著怎樣賺錢,賺錢是我們完成使命后自然擁有的結果。反過來看,賺錢又是我們實現這一使命的入場券。”


由此可見,使命很貴,每個組織、每個個體都要珍視她、善待她,千萬不要讓她成為最近的遙遠。


2、使命姓“使”,“使”企業能夠安身立“命”


百度百科對使命的解釋是:

出使的人所領受應完成的任務,應盡的責任。對組織而言,使命是一個組織為何存在的底層信念與原點,也是最高的戰略與追尋。


德魯克對管理的經典定義:

'管理就是界定企業的使命,并激勵和組織人力資源去實現這個使命。界定使命是企業家的任務,而激勵與組織人力資源是領導力的范疇,二者的結合就是管理。'


所以,使命不是為了裝飾,不是寫給客戶、員工和社會看的,而是為企業管理服務的。使命是“能使組織持續活下去的東西”,是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所應擔當的角色和責任。


企業必須要回歸使命的本源,讓使命姓“使”。企業的一切經營動作都應該圍繞著使命展開,讓使命為企業注入強大的力量。但只有高度激活、有效連接的使命,與公司業務真正匹配的使命才能產生驅動的力量。


3、使命驅動,在于找到其正確的打開方式


使命給人們賦予一種工作的意義感,任何一個組織都期望能將自己的團隊打造成一支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的高績效團隊,卻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這一點。其實,讓使命產生驅動的正確打開方式無非就三點:

一是認清使命驅動的真正價值;

二是清晰地界定使命;

三是將員工與使命連接起來。


第一點,使命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是個人和組織建功立業的強大動力,也是古往今來成就偉大事業者的共同特征,使命足以影響一個企業的成敗。


德魯克基金會主席、著名領導力大師弗蘭西斯女士認為:一個強有力的組織必須要靠使命驅動。企業的使命不僅回答企業是做什么的,更重要的是為什么做,是企業終極意義的目標。崇高、明確、富有感召力的使命不僅為企業指明了方向,而且使企業的每一位成員明確工作的真正意義,激發出內心深處的動機。


第二點,清晰地界定使命。企業在制定戰略之前,必須先確定企業使命,明確企業的經營領域、經營思想,為企業目標的確立與戰略的制定提供依據。


企業使命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哲學定位和事業定位,企業使命為企業確立了一個經營的基本指導思想、原則、方向、經營哲學等,在明確定位的指導下,企業才能夠更加篤定,企業的經營活動才不至于“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第三點,必須要將員工與使命連接起來。很多企業的使命沒有轉化為行動、沒有產生感召和驅動力的重要原因在于,員工的個人使命與企業的使命是脫節的,大家對企業的使命并非真正理解,當然也就談不上去身體力行了。


USAA首席執行官羅布爾斯說,領導者最重要的工作是“將員工與使命聯系起來”。


一旦組織的使命與員工的日常工作、個人的崗位職責、組織的發展建立起緊密的聯系與連接,那么其產生的推力和驅動力將是難以估量的。


使命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不是“裝飾品”而是“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