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洞見>新聞中心
讓雙十一「回家」


作者:張巍      來源:同心動力管理V視角


又是一年雙十一,當又一年度的狂歡購物節落下帷幕,各大互聯網電商平臺勢必又曬出了全線飄紅的成績單,抱歉沒有摘錄和展現具體的戰績數字(PS:其實是懶得看,如有興趣者盡可參照各類漫天轟炸的消息推送),但在年年上漲的數字背后,總感覺雙十一越來越不是原來的味道了,雙十一變得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了。


曾幾何時,當互聯網平臺網購還不大面積盛行,當雙十一只是初出茅廬的嘗試,當人們還是持半懷疑的態度再看究竟能賣成什么樣,當很多人怕自己被這個瘋狂的時代拋棄,趁著雙十一特意買些東西,好讓自己搭上一個時代的新鮮,裝點著自己并沒有落伍太多……


那時的雙十一,貌似還有著年輕的朝氣,貌似還是新經濟的代言,貌似還沒有為傳統行業造成致命的沖擊,貌似還未徹底暴風驟雨般席卷著大眾的消費習慣,貌似還在積極的成長……


但不知什么時候,雙十一被走上了一條不歸的道路,這道路日漸瘋狂,日漸畸形,日漸讓人們看不懂:

各大互聯網平臺,早早的進行預熱預售,恨不得把每一天都變成雙十一,有的已經把11.11變成了11.01-11.11;


商家提前大面積的囤貨,倉儲堆滿倉儲如臨大敵,像是真能掙得盆滿缽滿似的,有的商家直言不諱地對雙十一產生了膩煩:累不說,還不掙錢,還不如細水長流把銷量均攤到十二個月;


消費者摩拳擦掌,秒殺優惠券什么手段都用上,最后把相當部分沒用的商品買回到家里,一放就是半年多;


快遞小哥們面對堆積如山的快遞,沒見到有幾分歡笑,反而是愁容滿面,流通能力的考題年年難度增加,小哥們工作和收入的穩定感卻沒有多少增加;


李佳琦們對著攝像頭連續說上十幾個小時,連口水都顧不上喝,直播間里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去了又去,來了又去;

……


感覺大家都很忙,忙成了最后的數字飄紅,忙成了熙熙攘攘的訂單繁榮,又有多少數字是真金白銀?又有多少訂單是貨真價實?


把一段時間甚至是全年的消費集中到這么個所謂的雙十一,讓訂單和流量集中放量,沒錯,這是挺熱鬧的,這是挺高潮的,但這真的是繁榮嗎?我們要的是在為這一刻的狂歡,還是更為踏實和穩定的持續?



再聯想到前幾天,某些機構口說大眾對綠色普惠金融的需要,利用所謂的金融科技和金融創新,炮轟巴塞爾協議等行業監管,致系統風險于不顧,其實,是出于貪婪的本性,營建出一整套逃避監管、繞開規則的新玩法兒,用著誘惑過度消費的伎倆,玩著贏者通吃的套利造富游戲。


當螞蟻成為了大象,它就永遠不再是螞蟻,大象想要的是主宰叢林,想要的是獲得一切,才不在乎可憐的螞蟻,它們只會踩死一地的螞蟻,然后瀟灑地揚長而去。可悲的是還有一群在唱著贊歌的螞蟻:看,多么雄偉的身軀,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也不想想,螞蟻成了大象,也許本來就是沒安什么好心的變異)


當今年的雙十一已經過去,當明年雙十一可能還會如期而至,還是想發聲幾句:拜托,都冷靜一下好不好,從嘈雜的喧囂中解脫出來,回到你該過的日子里:你需要點什么就買點什么,賣些什么就賣些什么,該干什么就干什么,能掙多少就量入為出消費多少……別起哄了,別慶祝了,你和你做的貢獻,也許只是鴻毛落地,也許根本都不值一提。


讓雙十一回家,11.11本來就是1/365

讓雙十一回家,吃飯,關燈,睡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