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杰 來源:同心動力管理V視角整理自《商道即人道:稻盛和夫給創業者的人生
人心雖然善變,但與此同時,人和人之間建起的牢固的心靈紐帶,卻是世間最牢不可破的。以下enjoy:
1、坦誠謙虛才會有進步?
如果你認為人們應該成熟而且嚴肅的時候,想一想那張蓬亂的白頭發下孩子一樣純真的面孔吧,他就是愛因斯坦。也許你認為哲學家可以像孩子一樣,而做實事的企業家就應該嚴肅,那就看看松下怎么說吧。?
松下認為,對人而言,既要培養率直的心胸,又要磨礪自己的心性,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發現為人之道的真諦,人的心性要鍛煉得柔韌,才能與大自然圓融調和,才能恢復人類應有的幸福。?
松下幸之助在創立自己的公司后,對公司員工的要求非常嚴格,每次大的決策勢必親自參加。但是他并不是一個只看重自己,完全不聽取其他人意見的人。?
在一次決策會上,松下對一位部門經理說:“我個人要做很多決定,并要批準他人的很多決定,實際上只有40%的決策是我真正認同的,余下的60%是我有所保留的,或我覺得過得去的。”經理覺得很驚訝,假使松下不同意的事,大可一口否決就行了,完全沒有必要征求旁人的意見。?
松下接著說:“我不可以對任何事都說不,對于那些我認為算是過得去的計劃,大可在實行過程中指導它們,使它們重新回到我所預期的軌道上來。我想一個領導人有時應該接受他不喜歡的事,因為任何人都不喜歡被否定。我們公司是一個團隊,并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公司,需要大家的群策群力,妥協有時候使公司強大、人際關系融洽。”一番話讓這個經理動容不已。?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強調自己的強勢,而忘了有時妥協也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稻盛和夫先生也認為:如果感恩之心是幸福的誘因,那么率真的態度也許是進步之母。即使是刺耳的話也以謙虛的態度聆聽,當改之事就在今日立即改正,不拖到明日。這種率真的心態能提高我們的能力,改善我們的心智。?
所謂率真,不是讓往左就往左,一味順從。所謂率真之心是指勇于承認自身不足,并不遺余力而為的謙虛態度,是善聽他人意見的雙耳、審視自我的真摯雙眼,并把它們常備于心。?
柔能克剛,這種率直之心,就是所謂的“柔”。“剛”看起來很強,但這是人的智慧所凝聚的,實際上是很脆弱的。“剛”是要被“柔”所制伏的,所以有一句俗語說:“水是隨著方圓之氣的。”?
這也是說人的率真之心,就像水一樣,是可以融通的,隨著不同的狀況的調整,具有相當大的可塑性。有率真心是最大的力量,它真正能把握住真理,并產生出繁榮、和平與幸福。?
但是長久以來,大家接受了抹殺率真之心的教育,人的知性消滅后,要再恢復原本的純真,就需要花費同等的經歷。例如:要達到初段的圍棋水平,非下一萬盤棋不可;若要達到率真之心的初段,也像下圍棋一樣,要思考一萬次才行。如此下盡苦功,將自己的心恢復到純真狀態,才能在行為取舍之際,不致違反了大自然的天理。?
率真之心,是了解真相使人的本質得以發揮的關鍵,也是人類一切“幸福”、“繁榮”的關鍵。?
說起率真,我們也不能忘記每日的自省也是磨礪心智的實踐,它也是率真的派生物。一個人無論希望自己做到多么謙虛,但總有人會不懂裝懂,擺臭架子。?
率真,是真實心地的情緒流露,是本真自然的人性。人若不能流露出率真時,他的心已經蒙塵。?
稻盛和夫在當初作為研究人員著手研究時,每當專心致志做完一個實驗,得出意料中的結果時,他總是歡呼雀躍“太好了”,高興得手舞足蹈。?
可是,他的助手都冷眼旁觀。?
有一次,他一邊高興地跳起來,一邊對助手說“你也高興高興呀”。?
助手露出無所謂的表情瞟了他一眼,吐出一句話:“你是多么輕率的人。你總是為一點點小小的成功就高興得不得了。令一個男人高興得跳起來的事情,一生中可能有一兩次就不錯了,像你這樣動不動就高興,只會讓人覺得輕率。”?
聽到這話的瞬間,稻盛和夫感覺渾身上下被潑了一瓢冷水。但是,他很快恢復了神態,對助手說:“你說的很對,但是,我認為取得成果時,哪怕成果再小,還是單純、率真的高興為好。即使多少有些輕率,但是發自肺腑的高興、感恩之心,是繼續從事踏實研究和誠懇工作的動力。”?
自滿、傲慢、怠慢、不周、過失,我們發覺自己有這些錯誤言語時,就找機會自我反省,人的心靈才能得到凈化和完善。?
有個老太太坐在馬路邊望著不遠處的一堵高墻,總覺得它馬上就會倒塌,見有人走過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墻要倒了,遠著點走吧。”?
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著她,大模大樣地順著墻根走過去了——那堵墻沒有倒。老太太很生氣:“怎么不聽我的話呢?”又有人走來,老太太又予以勸告。三天過去了,許多人從墻邊走過去,并沒有遇上危險。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墻根下仔細觀看,然而就在此時,墻便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塵磚石中,氣絕身亡。?
提醒別人時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時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卻很難。所以說,許多危險來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因此而生。?
2、處世哲學撥開人生迷霧?
稻盛先生說:引導人們采取正確生活態度的簡單原理原則,換一個說法,就是哲學。但這不是晦澀難懂的桌上學問,而是從經驗和實踐中產生的“生動的哲學”。?
如果問為什么必須確立這樣的哲學,那是因為當人在各種各樣的境遇中感到迷失、苦惱、痛苦、為難的時候,這樣的原理原則可以作為選擇哪條道路、采取何種行動的判斷標準。?
稻盛先生所說的做人處世哲學就是公司經營之學,不僅在他自己身上實踐著,同樣在別的經營大師身上實踐著。?
沃爾瑪的總裁斯科特說:“只要能照顧好我們的顧客,我們的發展將是無限的。”?“經營之圣”松下幸之助說:“要得到顧客的信用和夸贊‘這家賣就是最好的’,商店正如每個人獨特的面孔,人們因為信任那張臉,喜愛那張臉,才會親近光臨。”?
這些最簡單不過的道理,被運用在公司的經營上,換來了巨大的成功。偉大的事業背后,卻是質樸的原則,而且是人們生活需要遵守的最基本原則。?
人生的哲學,是做人的基本原理,這個道理又跟宇宙的氣息是暗合的,它看上去很簡單,卻可以決定著我們是怎樣的人,并且在關鍵的時候,這樣的哲學會發生作用。?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里,農夫絞盡腦汁想要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里痛苦地哀號著。最后,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它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于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
當這頭驢子了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凄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后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呈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當鏟進井里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面!就這樣,驢子將大家鏟落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這頭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就如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里,會有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就是加在我們身上的“泥沙”。然而,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只要我們鍥而不舍地將它們抖落掉,然后站上去,那么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們也能安然地脫困。本來看似要活埋驢子的舉動,由于驢子處理厄境的態度不同,實際上卻幫助了它,這也是改變命運的要素之一。如果我們以堅定、沉著、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一切都決定于我們自己,學會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我們應該不斷地建立信心、希望和無條件的愛,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的工具。?
請牢記以下五個快樂的小秘訣∶
第一,不要存有憎恨的念頭。
第二,不要讓憂慮沾染你的心。
第三,簡單地生活。
第四,多分享。
第五,少欲求。?
那么我們經營施壓的原理原則是什么呢?稻盛和夫先生認為:?
這個原則不是公司的利益或面子,而是對社會或人類是否有益。給消費者提供有益的產品和服務是企業經營的根本,也應該是企業經營的原理原則。?
在松下的經營詞條中,也有一條:“如果我們不從事這種銷售,社會就不能圓滿地運轉。”他首先想到的是是否對社會有益,而不是自己的公司有多大的優勢。這是一種思維方式。正因為他認為自己的服務不可或缺,才有如此堅定的信念和責任感。?
稻盛和夫也是一樣,他深切體認企業對社會的使命,才能有充沛的信心做自己的生意,告誡自己千萬不可以把賺錢作為自己做生意的目的。?
3、心與心的溝通是成功的紐帶?
稻盛先生說,口才好的人在說話時,很會遣詞造句。由于能說會道,他們在一開始很能吸引人。然而,如果你仔細聽,會發現他們正如里面空空如也的棉花糖。?
口才只是一種形式,人最重要的貴在真誠。因為如果沒有真誠,說再多的話也沒有人相信。?
真誠是一種態度、一種智慧。雖然有人認為口才非常重要,但它其實只是一種簡單的技巧,只是停留在技巧的階段,還沒有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當人們一直堅守真誠時,就會發現,有一天你因為真誠得到的東西遠比因為堅持它所付出的要多得多。
有一位叫培洛的美國人,曾是IBM排名第一的推銷員,創造過用17天完成全年銷售任務的奇跡!?
后來培洛決定自己創業,公司叫做EDS。當公司發展到幾萬員工后,他把這個公司以30億美金的價格,賣給了美國通用汽車公司。?
交易之前,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總裁到了培洛的EDS總部,他看了之后很滿意。這位總裁對培洛說:“你的公司管理得不錯,我們應該有很多合作的空間和機會。”?
到了午餐時間,他問培洛:“貴公司主席用餐的餐廳在哪里?”培洛說:“我們公司沒有啊!”總裁問:“那貴公司有沒有高級主管用餐區?”培洛說:“對不起,總裁,我們公司沒有。”總裁問:“那我們今天中午怎么吃飯啊?”培洛說:“就排隊跟員工一起吃自助餐好了。”?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總裁到了他即將收購的公司,連一個主管的餐廳都沒有,還要排隊吃自助餐?這位總裁覺得不可思議。排隊取餐之后,他問培洛:“我們坐在哪里?”培洛說:“就跟員工一起坐呀!”于是那位總裁一邊吃一邊與員工聊天。?
吃到一半的時候,培洛說:“我們換一張桌子吧。”這位通用汽車的總裁覺得更不可思議了。?
吃完之后,通用汽車的總裁說:“培洛呀,雖然你這個公司沒有什么高級主管餐廳,但你公司的菜是我吃過的自助餐里最好的。”?
原來培洛在企業里天天排隊吃自助餐,是在監督廚房;而他每餐中間換一桌跟基層的員工聊天,是為了時刻了解公司的營業狀況。?
管理中70%的錯誤是因為溝通不充分造成的。通用電氣公司CEO伊梅爾特在談到怎樣支配自己的有效工作時間時說:“我差不多有30%~40%的時間跟人打交道,進行交流、溝通。”現代企業的決策者需要實施走動式管理,將與員工的溝通滲透到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
稻盛先生說,當你希望別人了解你時,就得從心發聲,這樣的聲音自然有一種特別的力量,深深地深入他的心,使人感動。?
在人心,真誠和真誠的頻率是一樣的,虛偽和虛偽的頻率是一樣的。真誠招致真誠,虛偽招致虛偽。?
真誠具有穿透性的力量,因為,真誠的心之間沒有障礙。?
某公司總經理為了提高整體營業額,決定召開高階層會議,總經理擬定了六個最重要干部的名單,讓秘書通知這六位干部開會。?
會議開始,總經理卻發現秘書忙中出錯,竟然邀約了七個干部開會。?
總經理馬上拉下臉,拿起內線電話將秘書訓斥一頓,冷冷地對等待開會的干部說道:“在你們當中,只有六個人夠資格參加,現在,我想大家心知肚明,請那一位不夠資格的干部自行離席。”?
經理們你望著我,我望著你,心中就像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的,誰都不知道總經理所指的,誰也不愿先行站起身來離去,生怕會影響到自己在公司內的地位,或是招來總經理更嚴重的震怒。?
會議室中的第七位干部——董事長,睿智地向總經理使了一個眼色,安詳地看了看眾人,慢慢地走了出去。董事長不僅顧及了經理們和總經理的顏面,讓大家得以找到臺階下,更為公司內的所有重要干部,上了一堂最寶貴的“用人之道”的課程。?
謙遜并不意味著低人一等,并不意味著你損失了面子,謙遜常是莊嚴與尊貴。在人事管理中,謙遜的態度有時比強硬、粗魯的管理方法更有效。如果董事長指出了那位干部,則會給以后的人事管理帶來無形的隔閡,制造不必要的障礙。而董事長謙遜地退出,卻為今后的人事管理鋪平了道路。?
稻盛先生認為,在員工追隨主管之前,主管不應該只是信賴他們,更要予以尊敬。要建立這種關系,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肝膽相照。?
在你試著與員工溝通你的管理哲學時,你必須先填平阻礙彼此間了解的代溝。這些代溝可能來自年齡、生活方式和經驗的差異等方面。?
與員工建立尊重的關系,莫如建立“合伙人”的關系。讓員工通過各種途徑,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都稱得上是一個合伙人。
從博弈的角度看,領導和下屬在企業里永遠屬于兩大陣營。領導不是下屬,下屬也不是領導,下屬不可能完全了解領導的真實生活,領導也永遠無法真正走進員工的心靈世界。但真正能在管理工作中一直保持這樣清醒的認識實屬不易,我們總是習慣于拿著自己的鑰匙去開別人心靈的鎖。只不過,高明的領導學會了與員工互換角色的本領,求同存異,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共同奮斗,盡量縮短兩個陣營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