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洞見>新聞中心
俞敏洪「分蘋果」


作者:錢佳聞--同心動力高級咨詢師      來源:同心動力管理V視角(ID: topduty)


今天給大家繼續開講——《老板的那些事》。這里有成功事,有失敗事,有眾人皆知的光榮事,也有上不了臺面的丟人事,有創業心酸,也有貴人相助。


聽聽這些時代弄潮兒的故事,引起我們的共鳴,讓我們看到他們身上的光芒和力量,也看到他們不為人知的卑微的一面。


他們述說著光陰的故事,我們看到的是那個未知的自己。


本期,我們講:俞敏洪的“分蘋果”。

俞敏洪分蘋果大意是:


有一個青年,例如就是你吧,你有6個蘋果,留下1個,把另外5個給別人吃。因為別人吃了那個蘋果以后,當他有了橘子,一定會給你一個。最后,你得到的水果總量可能不會增加,還是6個水果,但是你生命的豐富性成倍增加。你看到了6種不同顏色的水果。嘗到了6種不同的味道,更重要的是你學會了在6個人之間進行人與人最重要的精神、思想、物質的交換。這種交換能力一旦確立,你在這個世界上就會得到別人的幫助。


今天就讓我們當一回朝陽群眾,分析一下俞校長說的是個看似幼兒園分果果的故事暗含一個什么道理?你贊同還是反對?


先說說我的想法,說實話,乍一聽到這個故事,我還以為自己讀書讀的太多,讀串行了呢。因為,我分明在10年前的一個成功學大會上,聽到一個成功學講師在舞臺上,揮舞著麥克做出“現實扭曲力場”狀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相互交換蘋果,每人仍然只有一個蘋果。然而,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思想,那我們將同時擁有兩種思想。”


臺下的人喝彩,好像覺得他很有文化似的。我當時就想這是英國著名的戲劇家與思想家,也是擅長幽默與諷刺的語言大師蕭伯納說的,又不是你說的,干嘛不說出被引用者的大名?后來又一想,企圖欺世盜名的人就是這樣,明明是引用人家的話,卻偏偏說的像自己原創的一樣,欺負那些讀書少的人吧。不要說蕭伯納大叔,畢竟英國離我們那么遠。扯遠了。


所以我一聽到俞校長這個分蘋果理論之后,剛開始還誤以為他要引用蕭伯納先生的話結果沒記全引用錯了,后來才知道,人家俞校長是站在巨人的肩旁上——迭代了——你不是說蘋果分了沒有了嗎,我說不,只要你有6個蘋果!蘋果是可以分的。


好吧。聽故事一定要知道他的背景,不然就會被那些口若懸河的“現實扭曲力場”過于強大的家伙蒙住,而失去了自己的判斷力,最后就如《失樂園》里的亞當和夏娃,受到那個魔鬼化成的蛇的誘惑偷吃了智慧樹上的蘋果,哎,怎么又是蘋果,而被驅逐出伊甸園,走向悲苦交織的人間了。


那么這個故事里,你在支持這個觀點前,你是否需要看自己具備什么條件,才能能說你同意。

第一, 你得是個上進的青年,中年男人是不會聽什么校長的話的啦,他們只聽老板和客戶的。

第二, 你需要有6個蘋果,比喻為你需要有一定的積蓄,如果你沒有也可以,但是你爸媽得有,你一定問了,為啥啊,你看,你要拿著剩余的5個蘋果和別人交換是吧,一你得碰上有良心的人,吃了你的蘋果,準備著一個橘子給你,二、你得等啊,不能今天你剛剛給人家一個蘋果,明天立刻恨不得要人家給你車厘子吃,你的吃相不要太難看啊,人家會覺得你當初給我蘋果的時候就早已挖下了坑,等著我的大香蕉呢,說什么友誼,都是生意,友情人設瞬間崩塌,所以,你要有耐心,這就要你除了蘋果之外還得有點兒余糧,不要眼巴巴的放出自己的蘋果等著獼猴桃,眼光要放長遠些。

第三, 你得選好交換對象,如果你的5個蘋果都是給了那些考托福的人,“對不起哦我們都是來培訓的,考完試就留學去了,”哪有回頭客啊!這說明你要設定給誰不給誰,要有一定的物理限制,畢竟家里余量也不多啊,你只抱著“只求耕耘,莫問前程”的心,哎,恐怕是熱包子打狗啊。


第四, 你要選準時機。為什么很多住院的病人會愛上護士?我的一個哥兒們在外花天酒地終于把自己喝吐血了住進了醫院,在那段身體備受折磨的痛苦日子里,他把他的兩個房子都寫上了這位白衣天使的名字,——他的左心房和右心房。說明什么,要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及時的出現啊,5個蘋果不能在人家剛剛從果園出來果腹之后給啊,要在他剛剛從烈日里回來,剛剛從幾千米的盤山路上下來,口干舌燥,這時候,哇,吃上一口又脆又甜水又多的大蘋果啊,太感激了,立刻把你寫進我的房子里。


好了。聽完了我們的故事分析,那么這個結論就各自引申吧,當然俞校長是想說明,一個人要有交換價值,那怎么有交換價值呢,當然是來我們新東方學習上課啊,知識改變命運啊,留學改變身份啊,那只有不斷的報課、報課,還是報課啦。畢竟創立新東方學校,俞校長的目的地是紐約證交所,而不是一所大學。


也有的人聽完了這個故事說,他看到了團隊合作。說對了!俞校長的本意也是這個意思。當然俞校長有時候總是言不由衷或辭不達意,“中國是因為女性墮落導致整個國家墮落”的演說讓人汗顏,說新東方的使命是要引領中國走向世界。真不知道它們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哪個公司給做的。


這個分蘋果的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團隊合作。


如果你是在團隊里工作,你就必須學會在團隊里面與人相處,遵守在一個團隊里的做人規則。因為人是群體性動物,所以必須學會在人群中生活。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只要你選擇了在辦公室上班,在一群人中間工作,你做人的好壞就決定了你在一個地方的地位和威望。


事實證明,分蘋果理論效果非常明顯。俞敏洪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開始召喚朋友,注意!他開始分蘋果了,他把他的蘋果給了誰呢?徐小平、王強等北大的校友。這是不是符合我們上面說的幾個前提,身邊人,校友,有來有往的,而且都是大牛人。


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一群好友的加盟促使新東方得到快速發展。新東方的出國考試培訓、外語培訓、出國留學服務直到K12的全科培訓,真正稱霸了教育培訓市場。


管理大師德魯克認為:除了少數偉大的藝術家、科學家與運動家,很少有人可以單打獨斗并獲得成效。無論組織的成員或自由工作者,大多數人都要與他人合作。


最后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茫茫大海里,幾只零星的海豚在覓食。它們欣喜地看到海洋深處有一個很大的魚群。這時它們并沒有直接沖向魚群,急于求成會使魚群被沖散。它們跟在魚群后面,向大海的遠方游去。越來越多的伙伴游了過來,不斷加入隊伍中。當海豚的數量達到100多只時,奇跡發生了:它們圍著魚群環繞,把魚群圍攏在中心,它們分成小組沖進中央,無路可走的魚成了海豚的佳肴。當中央的海豚吃飽后,它們就會出來替換外面的伙伴,讓它們進去吃,直到每一只海豚都飽餐一頓才離開。”


競爭的市場就是茫茫大海,企業就是海豚種群,企業中的每個人都是覓食的海豚。團隊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