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巍--同心動力企副總 來源:同心動力管理V視角(ID: topduty)
聽到這個名字的朋友可能會暗暗發笑,沒錯,“二”這個詞匯在最近幾年的生活中經常被使用。今天我們講的這個“二”,絕不是生活中的那個意思,而是指事物的兩面性和二維的一種選擇。
我們首先從哲學和生活兩方面來分析。二,一分為二,是最樸素的思想源泉,比如說我們經常講的:天,地,萬物混沌,開天辟地,形成了兩個組成部分,共同構成了我們生活和存在的空間。與天地相對應,自強不息的乾,厚德載物的坤,更是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而一陰一陽為之道,更是這種二維思維的典型代表。
以上是傳統文化的思維哲學。那在生活中,其實我們也遇到過很多很多的“兩面性”,比如說“上和下”、“左和右”、“前和后”、“是與非”、“黑與白”、“曲與直”、“對與錯”、“優與劣”、“公與母”、“雌與雄”等等。在兩面性的世界生活,就是在一種二維的選擇之中,作為組織和企業來講,也會有很多如此的選擇。本期給大家分享兩個最重要的選擇。
一個是從工作和關注的內容角度。有的企業關注外部,他們能非常敏感的捕捉到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對自身的影響,他們非常關注市場的競爭,以獲取市場的競爭為目的,如果沒有利潤率和市場份額和產量銷量等,他們就會認為自己是失敗的、如果跟不上外部環境的變化,不能與時俱進、求新求變,他們就會認為自己是落伍的。這樣的企業用一句話來概括,叫做“從外部不斷的獲取資源,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比如說銀行,吸儲和放貸,就是一種非常市場化的、結果性的市場表現。再比如說我們的投融資企業,在外部獲得政府的支持,獲得持續的、低成本的融資,這本身就是從外部資源上,給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尋求充足的條件。
與之相對的,還有一種組織和企業,他們不太關注外部,他們關注的是內部和自身,他們比較關注自己團隊的和諧、穩定、一家親,比較注重自己的人力資源開發,同時他們也比較關注用層級的思維、規范的控制、嚴謹的流程,把組織串聯在一起。比如之前的電力企業,如同是一個生產的作坊,只管穩住人,安全做好生產就OK。這樣的一類企業,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外部的資源獲取相對穩定和可控,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對內整合好一些資源,求得效率和效能。
對外還是對內?這是一種不同的選擇,是兩個方向的判斷。都對,但唯有“適合”才是最重要的。
工作的內容有別,工作的方式也有區別,有一類企業比較注重于控制,他們認為嚴謹的控制、硬性的約束、剛性的規定,領導的命令等,是保證一個企業正常運作的關鍵。比如說,政府機構、公檢法司、還有涉及安全的一系列的重要的企業,這種企業的文化傾向更為明顯一些。
與之相對,很多企業認為,人性化的管理,寬松的工作氛圍,靈活的工作方式,講究軟性、感情,這樣的氛圍才可以更好的激發員工工作的主動性,同時也能激發創新和變革的熱情。比如諸多IT企業、互聯網公司都是這種文化傾向的企業。
其實,對于工作是靈活還是控制,管理學界有過很多經典理論的支撐,比如說霍桑實驗,發現了環境對于我們勞動者工作激情和工作結果的直觀影響;比如“XYZ”的理論,還有明茲伯格的激勵和保健因素,都是如何才能使員工和組織的工作更具有效率和效能。
日本的管理大師,也貢獻過一個“PM”的理論,我們究竟是更加關注組織的運作,還是更加的關注員工和團隊的激發,這也是一個二維的選擇。這位日本大師的名字叫三隅二不二。
國內近些年對領導和管理也有不同的思考和結果的區分。很多觀點認為,管理者既定目標的實現者,程序的執行者和戰略的達成者,而領導更像是帶頭大哥,他講究領導的藝術、感性的召喚,讓我們走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實現一個美好的畫卷。這是從企業的微觀面、從內部到外部的工作內容,還是從控制到靈活的工作方式做出的兩面性的選擇。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面臨的兩難性的選擇,往往在一種極端的情況下,是可以相通的,這就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或效應,叫做“兩極相通”。
2011年,BBC推出過一部紀錄片,名叫《萬物與虛無》,從萬物的角度思考,我們生活的宇宙邊界到底在哪里,邊界的外邊又是什么呢?大到可以容納萬物。虛無的角度來講,真空難道真的是空的嗎?真空的背后又是什么呢?萬物有可能是由虛無構成的,而虛無有可能是最大的萬物。從這樣的思想來講,最遠有可能是最近,最亮有可能是最暗,最大有可能是最小,最充實的萬物有可能也是最沒有任何東西的虛無。
事物當中,也有兩極的現象,比如說最早的時候我們都有自己的庭院,院子里種花、種菜,自給自足,非常愜意,后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慢慢改善了住宅條件,直到近幾年很多人又向往了田園生活,又在郊區買了別墅。一個輪回,我們似乎又走到了終點,只不過過程中被割了好幾波韭菜而已。再比如說,溫飽沒有解決的犀利哥,胡亂的裝點了一番,反而成了時尚狗仔隊與記者當中的時尚英雄,引領了一番混搭的潮流。再比如說,當季流行的很多奢侈品的新款,很可能是我們好多年前在地攤上銷售和見到多過的商品。
兩極相通,就像事物的兩個極端一樣,當一定的環境改變就像時空發生了扭曲,兩個極端通過扭曲的時空又走到了一起,其實他們只不過是一種久別重逢。無論是在哲學思想層面,還是在企業經營管理層面,還是在生活的現象層面,都有這種兩面性的選擇,或二維的判斷。如何選擇其一,或在極端的情況下做出必要的平衡呢?我們下期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