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偉 來源:同心動力管理V視角
毒藥旁邊往往長著解藥。當你的組織出了問題的時候,解決方案都在你那里。
現代社會專業化分越來越細,企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擁有一切領域的專家。企業可以通過市場獲得專業化的管理知識服務,進而保證企業的高效率運作。管理咨詢業應運而生。
但是,專業的管理知識不等于解決了企業的管理問題。
?“外行指導內行”,
“幾百萬買了個PPT”、
“方案落不了地”
……
曾經無限風光,高大上的咨詢行業越來越被詬病,隨處都能聽到對咨詢公司的調侃和不信任。
名不符實、濫竽充數、套用方案、亂編數據的咨詢行業亂象確實存在,但更多的是企業和咨詢團隊的合作方式出了問題。
1、信任比能力更重要
企業與咨詢公司確立合作前,怎么去考察都不為過。同樣的問題,不同的咨詢公司會給出完全不一樣的解決方案,選擇與企業氣質和需求最為匹配的咨詢公司尤為重要。挑選咨詢公司時,光聽聽方案是容易陷進去了的,去咨詢公司實地感受一下會有意義。
但一旦確立合作,就不要再去檢驗咨詢公司的水平和考驗咨詢師的能力了,合力解決問題才是王道,信任比能力更重要。
一個去看心理醫生的人,開始就懷疑醫生的能力,拿書上看到的心理學理論去檢驗醫生的水平,拿前一個醫生的方法對比后一個醫生的技巧,那么,這人的心理疾病肯定只會越來越嚴重。
2、不能獨立咨詢團隊而存在
如果選定咨詢公司后,只是坐等一個最終方案,那么這方案多半會讓人失望。
咨詢公司對行業解讀再透徹,咨詢工具再專業,對企業的了解終究是有限的。從咨詢團隊開始進駐,企業就需要不斷的幫助協調,不斷的給予信息,不斷的意見交換。毫無保留,傾心相助,幫助咨詢公司做好咨詢項目,到頭來,對自己是最有利的。
企業如果認為自己能解決問題,只是沒有時間,才外包給咨詢公司,簽了合同就甩手不管,咨詢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企業也不應該迷信咨詢公司,什么都對,拿來就用。咨詢公司給的不一定是最佳答案,但雙方可以合作找到最優解。
3、保證咨詢的相對獨立性
獨立咨詢方而存在也不能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要保證咨詢團隊的相對獨立性。
不要咨詢團隊每干一件事情都去追蹤,不在視線范圍內就以為在干私活,咨詢團隊需要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不少公司在簽訂咨詢合同的時候,會要求咨詢團隊全程駐場,或限定每個月多少時間在公司現場,或者拿攝像頭監控起來,或者要求準時上下班打卡,這些行為都是極不明智的。畢竟咨詢是智力服務,不是往貨車上鏟煤,拿著鞭子抽是沒有用的。
不要咨詢團隊每給出一個觀點都去干涉,要求按照自己的思路來,咨詢作為專業服務和第三方的價值就不存在了。咨詢方和被咨詢方都會有其局限性,一個是當局者迷,一個是旁觀者不能感同身受,當雙方各執己見的時,不要一耙子打死,至少可以作為備選方案。
4、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咨詢項目的推進,可以啟發全員的交流和思考。有些問題想到了就不是問題,有些問題說透了,也就解決了。公司上下一起尋求解決問題之道,會發現公司里原來有那么多的能人,有那么多的思路和辦法,只是等待著第三方去啟發、挖掘和引導。
病,不是吃藥好的,藥物只是幫助自己治好了自己。
但咨詢仍然是有必要的存在。
雖然藥都在你那里,但醫者不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