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譚宇軍 來源:同心動力管理V視角
在當前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風口論”大行其道,雷軍說“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于是創業者瘋狂地找風口,抓風口,抓到風口之后就瘋狂地找融資、招人才、擴規模、跑馬圈地,一躍成為某一領域的獨角獸,好不風光!
出名要趁早、時不我待……現在的我們做什么事情都講究速度和規模,企業一味求快,求大,希望一口就吃成大胖子,成為行業的“領軍人物”,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前幾年,很多創業者都抓住了機會成就了一番事業,這樣的創業者往往有敏銳的眼光和超強的執行力,像獵豹一樣能在短時間內以極高的速度追上獵物,但經營一家企業往往是一場漫長的、需要超強意志力的馬拉松,前面跑得快并不意味著能第一個到達終點,創業者固然需要獵豹捕獵的速度來抓住商機,同時還需要思考在當前的戰果基礎上創造出更大的價值,使轉瞬即逝的機會成為能持續輸出價值的核心競爭力。否則得到的結果只能是“爬得越高、摔得越慘”。
ofo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小黃車抓住了共享出行的商機,也曾經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卻不顧自身運營能力而瘋狂追逐注重規模和勢力范圍,輕視內部管理,最后落得“一地雞毛”的悲劇收場,從巔峰到“死亡”,僅僅經歷了一年的時間。
追求速度與規模在企業發展的初期確實是最為重要的事情,但還有一件事不容創業者們忽視,那就是打造與業務發展和企業規模相匹配的組織能力,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安穩順暢地運轉和可持續的發展,才能使規模成為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否則,企業只會變成“外強中干”、毫無風險抵御能力的“虛胖”者、規模只會變成企業轉型和變革時沉重的包袱。
王興在美團的內部講話及郵件中多次強調,如今移動互聯網已進入下半場,要苦練基本功,“把基本功練扎實,我們就能贏99%的事情。”筆者認為苦練基本功,就是要深耕所在行業,真正經營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以客戶價值為中心,要建立強大的管理體系和組織能力,讓組織、人才、機制不斷跟上業務和時代的需求,把每一步都走穩、走實。
我們都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筆者看來,強大的管理體系就是一個組織的“營盤”,在這樣一個營盤的有效運轉下,每一位新加入的新兵蛋子都有機會成為獨當一面的精兵強將。
阿里巴巴能在這十幾年穩步發展,不斷做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擁有為業界所稱道的組織能力,阿里巴巴組織能力最重要的一點體現就是它的人才培養能力,眾所周知,程維、干嘉偉、李治國等一干互聯網大咖均是阿里巴巴的早期員工,把阿里巴巴稱為中國互聯網界的“黃埔軍校”一點也不為過,為什么阿里巴巴總能發掘、培養出大量的優秀人才呢?很大原因在于它建立了從人才招募、人才培養、人才考核、人才激勵到人才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等一整套系統的人才管理體系,合伙人機制、股權激勵、政委制度、“聞味官”制度、“271”考核原則等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機制使得阿里巴巴的強兵猛將不斷噴涌而出。
馬云本人也認為他能安心退休的重要原因就是阿里巴巴完成了從依靠個人特質變成依靠組織機制、依靠人才文化的企業制度升級:“今天的阿里巴巴最了不起的不是它的業務、規模和已經取得的成績,最了不起的是創建的新型合伙人機制,獨特的文化和良將如潮的人才梯隊,為公司傳承打下堅實的制度基礎。”
豬找到了風口,就擁有變成鷹的機會和潛能,只要它肯不斷磨礪和摔打自己,減去自身的肥肉,練出強大的肌肉和翅膀,就能完成華麗的轉身,成為雄鷹自由翱翔于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