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洞見>新聞中心
大多數轉型和變革的失敗,都歸咎于這兩個原因


作者:咨詢專家——熊潔      來源:同心動力管理V視角(ID:gh_a8d6397af2c5)


1

轉型和變革是現代企業無法逃避的字眼,大多數的企業在歷經轉型的過程中沉沒了,只有少數的企業成功了。其實任何時代發展大趨勢都是新一輪的大浪淘沙,只有真金才能留下。無論企業以前多么成功,如何稱霸全球,沒有趕上趨勢,必定會被淘汰,昔日的柯達和諾基亞都是這樣。


最近有一個熱議的收購事件:當當被海航系的天海投資收購,結束了獨立之旅。


當當是1999年創立的電商,應該從誕生開始就是順應了歷史趨勢的,為什么也會轉型變革失敗呢?當當創始人李國慶說過很多次自己的錯誤,譬如:

1、在美國上市,上市后“各種盈利的要求”束縛了當當施展的手腳;
2、最有條件抱BAT大腿的,2014拒絕百度,2106拒絕了騰訊的入股,電商擁抱資本的時候,卻躲著錢;
而從實際經營層面看:拓寬業務板塊未取得實際成功,營收來自于圖書和音像業務;“夫妻店”模式影響決策效率;商業模式老舊,與供應商存在沖突等。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導致了當當的被收購。


我們來看一個轉型變革成功的案例:微軟。

2018年微軟憑借在云計算領域的驚人增長,直追領頭羊亞馬遜,股價也在過去三年翻了一倍有余,漲幅遠超思科、甲骨文、IBM等一眾被認為老態龍鐘的巨頭,甚至超過了老對手谷歌,重回世界第二的寶座。


在2014年微軟第三任CEO薩提亞?納德拉上任的時候,雖然它還是一家財務指標健康的公司,它非常努力地去抓住PC之后的每一波技術浪潮,但實際影響力卻不斷的下滑。


2001年,微軟依然以3650億美元的市值位居全球第二大公司,是前五名中唯一一家科技公司;五年后,微軟的市值縮水到2930億美元,排名退了兩位,但依然是前五名中唯一的科技公司;又一個五年過去了,2011年,微軟直接跌出了前五,蘋果晉級全球第二。? ? ? ? ??


是什么樣的變革讓微軟重新煥發了生機呢?有些企業也是努力的進行轉型和變革的,為什么會有的成功有的失敗呢?


2


轉型變革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企業文化在里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來看微軟,在新一任CEO納德拉帶領下,微軟進行了自上而下的一系列變革,從戰略到文化。納德拉尤其重視文化變革。上任之初就開始了重塑核心使命的工作,從文化建設上通過文化內閣、文化務虛會、每年的全球峰會,以同理心以及成長型思維進行個人賦能,企業也從封閉、傲慢、反協作的企業文化轉向更加開放包容、協作的文化;在業務上砍掉沒有優勢甚至已成負累的業務板塊、組織架構上理順關系、調整制度、最后將資金、人力集中于新的戰略。從而讓微軟重新回到了世界第二。


從微軟的成功中我們看出,企業在進行轉型變革是適應市場和發展的必然要求。企業的健康發展應該從軟件和硬件兩個維度去理解:


硬件方面從戰略層面看來可能會擁抱新技術、新產品、新的商業模式等;
軟件則簡單表述為適應發展的企業文化,包括以每個員工意識為基礎組成的組織意識、以及長期沉淀下來的組織的行為習慣和思考方式。


在明確變革轉型戰略這個基礎上必須進行相應的文化變革,這樣才能真正保證戰略的落地。如果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需要進行轉型升級,只有硬件升級,不進行文化的梳理、升級及相對應的內外部文化調整和行動,那企業在轉型的意識層面和個人行為就沒有做好準備,這樣的升級是強行的,不完整的升級。? ? ??


正如失敗都有各自不同失敗的原因,成功卻有成功的相同之處。很多企業家越來越重視企業文化的力量,那怎樣進行文化的升級呢?因為變革轉型無法躲避,怎樣讓變革轉型成功幾率更高呢?



3

我們從微軟的案例管中窺豹,來開啟轉型升級中文化的力量之源。


1、高層領導堅定不移的推動和堅持?


文化變革是之上而下的,短時間內不可能迅速完成。正如薩提亞?納德拉在《刷新》一書中寫到:“首席執行官也就是CEO中的字母C,我希望它代表的是文化”。美的的何享健和TCL的李東升都在企業內部進行了文化變革,他們對文化變革的認識到位,促使組織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是文化變革的根基。


2、在理念層面重塑企業文化核心?


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的時代環境變化,企業文化在發展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文化因子在此消彼長,找到最適合現在和未來發展的文化因子,找準企業存在的核心價值是文化變革的關鍵步驟。只有這些都找對找準了我們才能從歷史中汲取養份,發現企業現在面臨的問題,更清晰更明確未來的發展之路。


通過提出:我們做什么?為誰做?為何而做?肩負著哪些責任?對利益相關方有哪些承諾?一系列問題的回答,我們會找到企業的使命,也是企業的靈魂所在。通過對未來十年甚至五十年我們內心追求的美好設想,理性上結合戰略目標我們會找到我們的愿景。


那什么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就是價值觀。它是企業整體和員工個體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評價標準;只有全面、準確地把握并踐行價值觀,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肩負使命、更加有目標和動力地實現愿景,進而使個人與企業共同取得成功。核心理念體系的搭建一定是基于員工共識和細致的梳理,這樣才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才能在員工中發揮巨大的引領作用,最后一定要落到行為層面,具體的提倡和反對行為,底線行為都要具體進行闡述。


3、讓企業文化從理念落實到行為?


找到文化核心理念后,從核心理念落實到行為,文化才能真正的發揮作用。從價值觀到企業內部的行為標準其實有很多的從很多大企業的基層、中層甚至有些高層的相關訪談中,我們發現其實不光企業找不準自身在變革中的文化核心,員工對公司內部盛行的一些核心理念更是一知半解。這些問題如何破解?


(1)從組織層面首先必須進行內部的培訓和宣貫活動。這個活動目的是解決理念淺層次的認知問題,讓員工初步達成理念上的認知和共識。從高層領導來看,可以通過產品發布、演講、郵件、會議、內部溝通會等不斷強化自身和員工對文化的淺層認知。


(2)清除意識屏障,樹立起“危機感、緊迫感和使命感”,產生強大的意識場和轉型動能。高層的告誡式布道是必須,抓住員工的注意力,通過活動將員工推出過往形成的舒適區里。所以這些行動是必須與以往有突破的,譬如麥當勞的‘鋸椅子背’、海爾的砸冰箱等。而員工必須進行意識上的及時調整,根據變革的方向調整自我的意識和行為,突破以往的行為習慣,不斷強化自我對新的文化的學習、理解和認知能力。從上至下,再從下至上,這在這個相互的過程中,變革信號和變革氛圍就強化了。當絕大多數的員工意識已經到達與轉型相適應的程度,就能夠為轉型提供強大的動能。


(3)系統性解決提升,保障文化和實際管理相結合。企業文化、核心價值是一個企業的CPU,處于核心位置,對內體現為企業文化引領下的系統管理,對外反映在品牌管理上。企業管理是一個有機的系統,而不是僵化的各個管理模塊的疊加。


從微軟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其變革中,從戰略、組織架構、管理制度流程、領導原則和行動、結果和過程評估及標準、聚焦客戶導向等具體模塊都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反觀當當,從創始人的格局和思維模式的局限,企業的戰略觀、管理觀、利益觀等理念并沒有很好的落實到企業組織層面及員工層面的行為,更沒有進行相應的管理模塊提升,所以在變革轉型的大浪中拿著一手好牌,卻敗得一塌涂地。


4



企業的轉型變革是一個相對復雜的命題。其硬件和軟件的升級都是十分重要的,可以用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關系去形容。


在硬件升級的過程中,戰略決策失敗、投資方向失誤、資金鏈斷裂、原材料及技術稀缺等等都會導致升級失敗。


而在軟件升級過程中,上述的三個層面的關鍵步驟相互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這里面沒有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的關系,其實是一個遞進的邏輯關系,在這個文化變革的三個關鍵步驟中,任何環節或行為都要有一條明確的主線去展開,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可預測的情況,需要我們及時進行調整,更需要我們去堅持,如果不堅持,那就只會有變化,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變革。


所以,為什么大多數轉型和變革會失敗呢?


硬件升級失敗、軟件升級失敗、或者兩者都失敗。如果都成功了,那這家企業很有可能成為下個微軟。

參考文獻:
1、 薩提亞?納德拉《刷新》
2、 中歐商業評論《微軟: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中年危機”》
3、 刺猬公社│田不然《當當賣身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