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化專家--黃超 來源:同心動力管理V視角
在浮躁無處不在的今天,你我或許總會面對心浮氣躁的事情和瞬間:
?心不在焉、坐臥不寧,缺乏耐心做完一件事;
?計較自我得失,患得患失,急功近利;
?不得不盲目的與人攀比,喜怒無常,焦慮不安;
?淺嘗輒止,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這山望著那山高……
這個時候,我們明顯意識到“心態”出了問題。
狄更斯曾言: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或常常說道心態決定成敗。足見對于個體而言,心態極其重要。
做了三十多年跨國企業職業經理人的前思科集團總裁林正剛先生在《正能量》這本書中提到:能力=心態ⅹ溝通ⅹ知識。他認為職業經理人的能力是由“心態”、“溝通”與“知識”組成的一種混合力量,三個元素之間是相乘的關系,如果其中一個是零,那總數就是零。
1、心態
如果要在三者之間進行一個排序,心態第一。有的人學歷很高,甚至經歷也不錯,但是來到公司之后心態沒有擺正,覺得新公司不如舊公司,整天都在找新公司的缺點,不斷提舊公司的好處,最后連他老板都受不了,不得不請他回去。在這種情況下,他在舊公司的能力到新公司后就完全沒有機會發揮出來,原因就是他自己的心態不正。
很多時候,我們難以預知困難,也難以控制自己的境遇,最應該做的,就是調和心態、保持狀態。一個人,最大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認清楚自己,保持好心態,校正好方向,才能為事業成功保駕護航。反之,消極心態則是事業的腐蝕劑、成功的絆腳石。
2、溝通
有的人具備很不錯的心態,知識面也非常廣,但缺乏溝通能力,結果與同事合作的成本特別高,因此,很多同事都不太愿意與他合作,這直接影響到他的工作表現。
3、知識經驗閱歷
學無止境,一個人的知識永遠沒有“夠了”這一說,所以一定要有終身學習的態度,“有識之士”其實也是正確心態的結果。
有一些稍有成就的職業經理人,覺得自己已經學夠了,只愛聽奉承的話,動不動就批評別人的不足,覺得任何反對他的話都是廢話。這樣的人總有一天會體會到“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相反,一些學歷不怎么樣的人,憑著良好的心態和終身學習的精神,以周圍的人為自己的老師,最終成為“有識之士”。
有句話說,物隨心轉,境由心造,在不同的心態作用下,人們必然會表現出不同的精神狀態和行為特點,行事結果也因此而大不相同。由此而言,心態決定狀態,狀態決定成敗。
對于個體尚且如此,那對于群體呢?對于特定的企業和組織呢?為了更好的闡述清楚這個問題,筆者提出“群體心態”這一概念。
大家在工作過程中可能會察覺到類似的現象,某個部門或者某個企業工作氛圍總體感覺良好,充滿正能量,在如此工作氛圍里牢騷滿腹者是沒有市場的;與之相反,某些組織或企業則讓人意識到負能量占據上風,就算你再積極樂觀,你也很難久留。這就和群體心態有關。
我很喜歡林正剛先生的一段文字:看看古人發明的這個“態”(態)字,心字上面一個能字,可以理解為心的能力。心的能力決定你的行為,你的行為決定你對社會的影響,這個影響決定你的成敗。
基于此,我們可以形象的理解“群體心態”的概念:特定人群的共同思維習慣和模式。
著名的組織行為專家吉爾特·霍夫斯坦德強調:文化是一個人群的成員賴以區別于另一人群成員的共同思維方式。世界組織文化權威專家沙因先生對企業文化的定義:“企業(群體)在解決外在適應性與內部整合的問題時,學得的一組共享的基本假設,因為它們運作得很好,而被視為有效,因此傳授給新成員,作為當遇到這些問題時如何去知覺、思考及感覺的正確方法”。
同心動力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為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而樹立形成的,被企業成員認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認知。企業文化集中體現了一個企業的核心經營管理主張,以及由此產生的企業群體行為。
對比企業文化和群體心態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到,企業文化其實是企業群體心態和群體行為方式的綜合反映,企業群體心態代表企業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企業是由一個個人組成的集體,包括老板和員工在內,甚至包括其他核心利益相關方。群體心態是由一個個具體個人的心態匯集而成的,既有每個人的心態成分,但又不完全是簡單的相加。群體心態決定整個企業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和因此而形成的組織氛圍又反過來影響群體心態和組織每個成員的心態。
在組織層面,筆者認為上述公式同樣適用:組織能力=群體心態ⅹ溝通ⅹ組織知識經驗。要說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群體心態對于組織能力和組織績效的影響更大、更為直接。因為群體心態除了自身對于組織能力和組織績效的影響以外,它還會直接影響到這個公式中的另外兩個重要因子:群體心態直接影響到組織的溝通氛圍和效果,群體心態同樣直接影響到組織的學習能力和知識經驗的積累。
研究如今的優秀企業,我們不難發現,不管是他們作為一個整體,還是企業的核心領導人,亦或是展現在大家面前的其他組織成員,無不保持著“超越利潤的追求”、“為人類幸福和進步做出貢獻”、“為客戶創造價值”、“保持核心、刺激進步”、“追求膽大包天的目標”、“實干興企”等積極主動、樂觀陽光的心態。
反之,一些問題嚴重的企業,“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投機取巧”、“企業存在的目的僅僅為了賺錢”、“為了一夜暴富而不擇手段”等負面心態影響著其中的每一個人。
社會和國家層面亦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