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艷萍 來源:同心動力管理V視角
所有成功的企業必須有非常強烈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精神,企業精神就是企業靈魂,而這個靈魂如果是永遠不衰、永遠常青的,企業就永遠存在。
1、柳傳志表示,當企業要發展的時候應具有一個核心的價值觀,應根據企業文化具備“以人為本”。員工應具有一定的責任心、上進心、事業心外還需把公司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當成生命來做,這個公司才能具備有往更高的方向發展的潛能。
2、馬化騰:在公司快速擴張的時候,基層和中層員工人數的增加,確實對騰訊的公司文化形成了很大的挑戰,“騰訊也吃過文化被稀釋的虧”。但馬化騰認為,最高層重視什么、關注什么,對企業文化的保持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最痛恨很政治的公司文化?!币虼?,騰訊內部的溝通方式是非常直接的。
3、史玉柱曾說:?“即使你的制度再完善,如果沒有企業文化的配套與補充,企業管理也將是徒勞。因為任何一個制度都可以鉆空子,所以只有將文化建設作為補充,這樣整個企業管理才是健全的,整個公司的氣氛也才是健康的?!薄耙粋€員工來你這里做事,他想追求什么?他的追求可能很多,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兩點:第一點是他能不能得到他滿意的經濟回報,從而能改善他的生活,這是很正當、很合理的要求;第二點是他的個人價值能否實現?!?/p>
4、張瑞敏:“所有成功的企業必須有非常強烈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精神,企業精神就是企業靈魂,而這個靈魂如果是永遠不衰、永遠常青的,企業就永遠存在。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就是人;因此企業應有靈魂,否則無異于行尸走肉?!?/p>
5、馬云曾說:在他的公司和經營理念中有三樣核心的東西,他將其稱為“他的信仰”。第一個是技術并非阿里巴巴的核心競爭力,公司的文化才是。第二個元素是股東排在最后,顧客是最重要的團體,其次是員工。第三個元素是“小即美”,他認為,中國的未來將由大量經典的、小型商戶企業家支撐。在制度之外,如何引導員工如企業所愿地做事,馬云認為只有“文化”
6、董明珠:“講到技術創新、講到人才,就是高薪,說給高薪就能有人才。但我覺得人才首先要有精神,這是要具備的條件……錢不是唯一的,如果用經濟作為杠桿來調節創新我覺得也是不可持續的??赡芙裉炷銊撛煲粋€技術,但是不能代表你企業后續還有這種競爭力?!?“要有很好的企業文化,給他這樣的氛圍,我們有8000多個技術開發人員,年齡在30歲以下,基本上是高校畢業后在我們這里培養出來的。他們接受了企業文化,愿意為社會做貢獻,創造價值,走出去很自豪,我們會給他們創造環境和提供好的條件。
7、陳春花:文化是種像釘子一樣堅硬的“柔軟”東西:實施起來十分艱難,取得的效果卻牢不可破。不管你是否注意到,文化其實遍布你的周圍,它會影響到你生活和工作的許多方面。而企業文化,則是企業中一整套共享的觀念、信念、價值和行為規則的總和,它能促成企業內部形成一種共同的行為模式,這種共同的行為模式便是企業文化最強大的力量之所在。
8、任正非曾說:“世界上一切資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種資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 “華為并沒有自己的什么獨特管理文化?!?華為的核心價值觀是“以客戶為中心”“企業為客戶服務,想賺他的錢,就要為他服務好??蛻羰撬湾X給你的,你為什么不對他好呢?這就是華為的核心價值觀,我們沒有超越中國五千年的基礎文化,沒有其他東西。”任正非說,我們努力要做的,是將這種文化精神付諸實施。
9、李開復:“吸引自己最終決定加盟Google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Google的文化。“Google沒有那么多流程的東西,看起來不像是一個公司,更像是個學院。在這里,你能看見老科學家們像個孩子一樣騎著自行車來上班。這里每個人都充滿活力,這令我著迷?!?
“Google的文化其實相對比較特殊的,其實在微軟,在Google,或者是在雅虎,這些所謂的比較創新的,跨國的互聯網企業,軟件企業,他們很多文化相似的,比如說如何運用技術,放權,雙軌道的發展,重視客戶的意見,這些其實都是相似的。 Google比較突出的幾點特點:
?一個是我們對用戶的支招,我們非常明確告訴所有人,用戶比廣告商更重要,這一點每個人都可以說對用戶重視,但是我們明確告訴廣告主和股東,對不起,我們更重視用戶。?
?第二點是我們的平等,很多項目不是由總裁決定的,是由工程師自己投票決定的,甚至不告訴老板自己做出來的,用公司20%的時間這是允許的。這也是比較獨特的。?
?還有就是說我們的文化把用戶需求放在第一位,用互聯網的方式做很嘗試,把互聯網當成一個實驗室,我們不會做市場調查和用戶調查,我們有什么新的想法就放到軟件里面去,然后看到底哪一個方法獲得點擊率更好?!?/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