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咨詢專家--熊偉 來源:同心動力管理咨詢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簽署“禁穆令”后,引發(fā)美國國內(nèi)和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不少組織和個人向各地法院提起訴訟,認為“禁穆令”違憲,反對“禁穆令”是為了捍衛(wèi)美國的價值觀。
當我在新聞中聽到因為捍衛(wèi)“價值觀”而起訴總統(tǒng)的時候,心中不由一愣:
他們說的價值觀是我們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價值觀嗎?
價值觀不是領導人提出來的嗎?
價值觀不是用來背誦的嗎?
評選文明城市的時候,武漢市民不會背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是要受處罰的。不少企業(yè)在企業(yè)文化建設時,都要求價值觀要充分宣貫,要文化上墻,要大搞活動,要入腦入心。另一些標榜為管理理念先進的企業(yè),不要求背誦,但要進行價值觀考核,甚至夸張的占績效考核一半的比重。
但不管是組織價值觀的背誦、入腦還是考核,總感覺跟美國人民對“價值觀”的捍衛(wèi)相比,不是一回事。兩種“價值觀”有何不同呢?
1、是價值觀,也是信仰
西方社會在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之后,部分人對上帝的信仰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自由、平等、正義等核心價值觀。
奧巴馬在2009年《保衛(wèi)我們的安全和價值觀》中提到,“這些價值觀不僅僅是寫在陳年羊皮紙上的文字,而且是我們國家自由與正義的基礎,為全世界所有尋求自由、公正、平等和尊嚴的人們點燃了一盞明燈”。且不論這些價值觀是否虛偽,是不是對內(nèi)對外一致,但這些價值觀在他們心中像信仰一樣,是這個集體中每一個人最高的精神標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組織和個人要是違背這些價值觀,無異于冒犯了原始部落的圖騰、朝鮮的最高領袖、中國人的八輩祖宗。
相比之下,某些組織的核心價值觀“正德厚生”,根本看不出怎樣算違背了,怎樣是沒違背,違背了也就違背了。
2、是工具,也是愿景
組織的價值觀通常是實現(xiàn)組織愿景、踐行組織使命的工具。為了擴大市場份額,我們必須倡導市場導向;為了搶占先機,我們有必要提倡創(chuàng)新精神。市場意識也好,創(chuàng)新精神也好,都是實現(xiàn)企業(yè)目標的工具。
美國人民的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工具,奧巴馬在2009年《保衛(wèi)我們的安全和價值觀》中提到,“我們維護我們最珍視的價值觀,并不僅僅是因為這么做是正確的,而且也因為這么做能增強我們的國家,保障我們的安全”。
但美國人民的價值觀不僅僅是工具,更是畢生追求的遠大目標,是崇高的愿景。羅克奇稱這些價值觀為終極價值觀,是理想的終極存在狀態(tài),是個體愿意用他的整個生命去實現(xiàn)的目標。
3、是集體的,不是個人的
在各類組織的文獻中,經(jīng)常會看見某某領導人、某某董事長在哪一年提出了以什么什么為核心的價值觀。新的領導人、新的董事長又提出了什么什么精神。一批批的領導人仿佛在刷存在感,沒有自己提出的文化核心是個很沒面子的事情,于是文化體系越來越繁雜,越來越冗長。
美國的核心價值觀來自《獨立宣言》,自1776年起草憲法的先賢們簽署后就沒有大的改動,其核心始終未變。不管是哪一代的美國總統(tǒng),都要信奉這些價值觀,以之為最高標準。它是不帶個人色彩的,是屬于整個集體的榮譽。
4、由內(nèi)而發(fā),不是由外強加
美國人民的價值觀不需要背誦和考核,不需要入腦入心,因為這些都是從心里長出來的。它們是時代的呼聲,是人性的呼喚,是集體和個人共同的利益所在,是知行合一的存在。
某些組織的價值觀純粹是為了好看,或者約束員工。以“責任”為核心價值觀的企業(yè),在要求員工有責任心的同時,有沒有把員工的福祉當作企業(yè)的責任。以“創(chuàng)新”為核心價值觀的企業(yè),回頭想想,標新立異者是不是已經(jīng)被你們干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