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咨詢專家--熊偉 來源:
忘憂處,等風來。風來了,人們便會忘記霧霾鎖城,忘掉那會呼吸的痛,仿佛它從未曾經過。
朋友圈會再次曬起看得見的云,看得見的霞,看得見的五公里之外。人們心情很好,像患了眼疾的人重新看見了光明。
組織的不良之風就像“霾”
?
1、籠罩之廣
食品被污染了,可以圈塊地。水被污染了,可以圍座山。空氣被污染了,誰也跑不掉。要么用凈化器安慰自己,要么用口罩給自己安慰。不良的組織風氣也一樣,會影響每一個人。
? 記得曾去過一家生產型民營企業,幾乎每批貨都不能按時供應。銷售部門抱怨生產中心拖拖拉拉,生產中心抱怨采購的不能及時供應,采購部門抱怨財務部門故意延遲付款,財務部門抱怨銷售的要不來帳。
企業里的沒一個人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解決問題,只是無止境的推諉。在極度缺貨的情況下,也沒有人主動留下了加班。這種風氣互相傳染,以至于想主動把問題擔下來的部門怕擔不起責任,想主動留下來加班的人就是給同事難堪。最后大家就都從被污染,變成了污染源。
2、危害之深
霧霾可能引發敏感人群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使人心情煩躁,也易引發交通事故。不良的組織文化更是降低企業效率,影響員工士氣,損害企業效益。即便是一個曾經資金充裕、技術領先、品牌過硬的明星企業,但凡染上了不良之風,企業也會逐步衰落。
? 記得曾去過一家施工類企業,在創業階段士氣高昂,效益領先。員工都把企業的事當自己的事,甘于奉獻、吃苦耐勞。為了做好項目,很多人主動待在工地,主動申請去外省的項目。當一部分人的收入到了一定水平的時候,企業的風氣也慢慢發生轉變,小富即安的思想開始漫延。
開始大家都不愿意去離家遠的項目,挑離家近的項目做,后來干脆都想待在機關里。人人都怕吃了虧,人人都想多分點錢。動不動就提當初自己做了多少貢獻,吃了多少苦。慢慢工程的事故也多了,成本也高了,企業在市場上也失去了競爭力,隨時都處于停工的邊緣。
3、入侵之隱
霧霾并不會對大多數的人群造成直接的傷害,在pm2.5爆表的夜晚,依舊看得到歌舞升平。因為不是立竿見影,所以大多數人不當回事。只要危機沒有切實落在自己身上,在事后便選擇了遺忘。企業的不良之風也一樣,因為不像資金中斷、市場丟失那樣會造成直接的影響,所以更多的企業便不以為然。但當發現不良之風切實影響到企業經營的時候,往往只能悔之晚矣。
? 上文提到的那個施工類企業,當發現組織內部存在小富即安的風氣后,并沒有當回事。當時企業效益還非常好,資金充足,有不少工程等著去做,就以為企業會一直好下去。但發現人心渙散后,各種問題就都來了,再想挽回,發現已是困難重重。
4、根治之難
想要根治霧霾,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即便是風來了,也只是暫時把霾吹走了,風停了,霾還在。讓大半個中國的工廠都停工的代價也不是天天行得通。
一個組織要是染上了不良之風,絕對不是弄幾個“企業精神”就能扭轉局面的,要下決心、有耐心,找根源,花代價。
? 上文提到的那個生產型企業,發現企業效益不好后,找咨詢公司定戰略、做文化、搞績效,想要在一年之內扭轉企業頹勢。最后,咨詢費都沒能給得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