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
中字頭的央企代表著當下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然而在以項目的形式入駐并了解中國電科前,這四個字并不會給我們任何額外的聯想。低調、深沉、嚴肅的第一映像完美契合了中國電科科技型軍工企業的特質,美中不足的是這樣一家為國家從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做出巨大貢獻的企業,由于長期以來的保密性質并未從真正意義上向公眾展示自己的全貌。
對中國電科的深入了解是一個從零開始的過程,隨著過程的深入,透過一角逐漸看到冰山的時候難免會被其宏偉和無處不在所震撼,當逐漸意識到“兩彈一星”、“嫦娥“、”天宮”、“預警機”“大飛機”這些耳熟能詳的項目都和這家低調的企業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時,腦海中出現的是無聲的衛士、沉默的智者形象。
從零開始的不僅是對電科的了解,還有隨之而來的企業文化建設項目,數十家科研院所,九個上市公司,數百家所屬企業,結合目前的企事業單位并行的制度,能夠下魄力開展如此規模的企業文化建設項目的集團在全球范圍內屈指可數,無論對我們三方咨詢公司,亦或客戶中國電科而言,這都是一場從零開始的巨大挑戰。
信心
系統地建設企業文化需要對企業目前狀況的理性認知,中國電科具備著梳理出優秀文化的絕佳土壤: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的發展歷程、國內無可替代的行業地位、國防軍工結合科研創新的優秀傳統。富有養分的優秀土壤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文化這一果實的生存基礎,而集團發展的戰略和大方向就是基于土壤對果實的精心呵護:從事業單位走向企業化、集團化的變革之路,實現高水準集團母子公司管控的進步之路,從國內卓越走向世界一流的央企國際跨越之路。
適逢中國電科對“十三五”的展望規劃,結合2016年實至名歸進入世界五百強的契機,為企業文化的果實帶了陽光雨露。拋去整合建設的難度不說,中國電科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兼備天時、地利給整個項目注入了莫大的信心。
運籌
企業文化建設項目有別于其他管理咨詢項目,特別是在前提的量化和分析環節具有特征不突出、特性易混淆、文化關鍵點不明確、核心競爭力判斷困難等問題,而本次項目給予中國電科文化元素豐富、文化積累悠久、成員單位地域分布廣差異大等特點,從前期調研訪談階段開始就在雙方的共同協商下形成了以下要點:
1.在不興師動眾的前提下盡可能摸清文化現狀;
2.選取各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實地訪談調研;
3.對文化理念和品牌建設的問題同時調研反饋;
4對未實地調研單位的相關材料進行研究分析。
從調研開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就采取了簡單、高效、抓大放小等工作方法,所獲取的數據和資料相對精準、實用價值高。
組織工作方面,集團公司設立了企業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由集團公司董事長熊群力先生親自掛帥,集團公司主要領導全程參與,下設企業文化建設辦公室(簡稱文化辦),文化辦主責部門有集團公司黨群、人力資源、辦公廳、質量與社會責四個部門,文化辦根據要求將項目團隊劃分為理念、行為、品牌、視覺四個核心工作組,和主責部門一一對接。文化辦的組織形式精準、系統,從整體統籌計劃到項目內部的各部門資源協調,從一開始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項目后期運作中,中國電科人的辦事風格對項目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集團領導樹立了以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提升管控、協調內部、樹立形象等企業迫切需要的抓手,從上而下的推進模式減少了項目的部分阻力。中國電科作為企業很大的特點是講究工作方法和思路,項目計劃精確到日,周檢查、月匯報的反饋制度和重大事項的高速決策流程都有助于項目高效推進,從中可以窺探到軍工和科研人員氣質對企業的影響。
啟程
高效的企業文化建設應該是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過程遠比結果更重要,尤其在上下對接方面,總體原則“集團統領、協同共建”在項目之初就得到肯定和確認,集團作為母體在保證集團整體文化更一致、趨同的前提下,為各單位保留自身特性和優秀傳統預留了位置。理念建設進行了全體系調研,品牌建設進行了品牌調研和傳播語征集,視覺建設進行了logo征集,行為建設進行了片區座談調研。項目整體和各條線都堅持“幾行幾下”的運作要求,文化建設過程就是宣貫過程,在和成員單位互動的過程中既完成了群策群力,又強化了參與感和認同感。
當我們共同把中國電科企業文化的框架搭建起來之時,就是文化建設啟程之時,之前的工作是乘風破浪的船、帆、航圖,而企業文化的航行才剛駛出港灣。最終的企業文化是貼在墻上還是印在心里,還需要系統地管理文化、使用文化,從樹立核心價值觀到以核心價值觀為管理工具是后續工作的重點。企業文化建設從來都不是從無到有的過程,而是從有到精,從精到用的過程。就像是文化辦的諸君合作時經常戲言的一句話:“永遠在路上”,在路上不是因為前路渺茫,而是到了更高更遠的地方,會心生出更大的向往。

中國電科企業文化和品牌體系發布
從零開始
中字頭的央企代表著當下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然而在以項目的形式入駐并了解中國電科前,這四個字并不會給我們任何額外的聯想。低調、深沉、嚴肅的第一映像完美契合了中國電科科技型軍工企業的特質,美中不足的是這樣一家為國家從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做出巨大貢獻的企業,由于長期以來的保密性質并未從真正意義上向公眾展示自己的全貌。
對中國電科的深入了解是一個從零開始的過程,隨著過程的深入,透過一角逐漸看到冰山的時候難免會被其宏偉和無處不在所震撼,當逐漸意識到“兩彈一星”、“嫦娥“、”天宮”、“預警機”“大飛機”這些耳熟能詳的項目都和這家低調的企業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時,腦海中出現的是無聲的衛士、沉默的智者形象。
從零開始的不僅是對電科的了解,還有隨之而來的企業文化建設項目,數十家科研院所,九個上市公司,數百家所屬企業,結合目前的企事業單位并行的制度,能夠下魄力開展如此規模的企業文化建設項目的集團在全球范圍內屈指可數,無論對我們三方咨詢公司,亦或客戶中國電科而言,這都是一場從零開始的巨大挑戰。
信心
系統地建設企業文化需要對企業目前狀況的理性認知,中國電科具備著梳理出優秀文化的絕佳土壤: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的發展歷程、國內無可替代的行業地位、國防軍工結合科研創新的優秀傳統。富有養分的優秀土壤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文化這一果實的生存基礎,而集團發展的戰略和大方向就是基于土壤對果實的精心呵護:從事業單位走向企業化、集團化的變革之路,實現高水準集團母子公司管控的進步之路,從國內卓越走向世界一流的央企國際跨越之路。
適逢中國電科對“十三五”的展望規劃,結合2016年實至名歸進入世界五百強的契機,為企業文化的果實帶了陽光雨露。拋去整合建設的難度不說,中國電科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兼備天時、地利給整個項目注入了莫大的信心。
運籌
企業文化建設項目有別于其他管理咨詢項目,特別是在前提的量化和分析環節具有特征不突出、特性易混淆、文化關鍵點不明確、核心競爭力判斷困難等問題,而本次項目給予中國電科文化元素豐富、文化積累悠久、成員單位地域分布廣差異大等特點,從前期調研訪談階段開始就在雙方的共同協商下形成了以下要點:
1.在不興師動眾的前提下盡可能摸清文化現狀;
2.選取各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實地訪談調研;
3.對文化理念和品牌建設的問題同時調研反饋;
4對未實地調研單位的相關材料進行研究分析。
從調研開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就采取了簡單、高效、抓大放小等工作方法,所獲取的數據和資料相對精準、實用價值高。
組織工作方面,集團公司設立了企業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由集團公司董事長熊群力先生親自掛帥,集團公司主要領導全程參與,下設企業文化建設辦公室(簡稱文化辦),文化辦主責部門有集團公司黨群、人力資源、辦公廳、質量與社會責四個部門,文化辦根據要求將項目團隊劃分為理念、行為、品牌、視覺四個核心工作組,和主責部門一一對接。文化辦的組織形式精準、系統,從整體統籌計劃到項目內部的各部門資源協調,從一開始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項目后期運作中,中國電科人的辦事風格對項目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集團領導樹立了以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提升管控、協調內部、樹立形象等企業迫切需要的抓手,從上而下的推進模式減少了項目的部分阻力。中國電科作為企業很大的特點是講究工作方法和思路,項目計劃精確到日,周檢查、月匯報的反饋制度和重大事項的高速決策流程都有助于項目高效推進,從中可以窺探到軍工和科研人員氣質對企業的影響。
啟程
高效的企業文化建設應該是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過程遠比結果更重要,尤其在上下對接方面,總體原則“集團統領、協同共建”在項目之初就得到肯定和確認,集團作為母體在保證集團整體文化更一致、趨同的前提下,為各單位保留自身特性和優秀傳統預留了位置。理念建設進行了全體系調研,品牌建設進行了品牌調研和傳播語征集,視覺建設進行了logo征集,行為建設進行了片區座談調研。項目整體和各條線都堅持“幾行幾下”的運作要求,文化建設過程就是宣貫過程,在和成員單位互動的過程中既完成了群策群力,又強化了參與感和認同感。
當我們共同把中國電科企業文化的框架搭建起來之時,就是文化建設啟程之時,之前的工作是乘風破浪的船、帆、航圖,而企業文化的航行才剛駛出港灣。最終的企業文化是貼在墻上還是印在心里,還需要系統地管理文化、使用文化,從樹立核心價值觀到以核心價值觀為管理工具是后續工作的重點。企業文化建設從來都不是從無到有的過程,而是從有到精,從精到用的過程。就像是文化辦的諸君合作時經常戲言的一句話:“永遠在路上”,在路上不是因為前路渺茫,而是到了更高更遠的地方,會心生出更大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