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巍 來源:同心動力
只有對大家普遍關切的問題做出行動反應,做到積極改變,才能喚醒組織和員工群體對文化的信心,“有用”的文化才能真正“有效”,這是所有組織企業文化落地深植繞不開的關鍵。
作者:張巍--同心動力管理咨詢副總
來源:同心動力企業文化與管理(ID: topduty)
近年來,伴隨著組織文化咨詢服務的開展,接觸到了很多企業客戶,發現越來越多企業家和企業文化工作者明白了一個道理:好的企業文化不是嘴上吹出來的,不是紙上寫出來的,不是墻上貼出來了,而是日常干出來的。是的,沒錯,這切中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質:“有用”是檢驗企業文化成敗好壞的重要標準。
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再熱衷于“認認真真搞形式,扎扎實實走過場”似的文化建設,不在意企業文化手冊中的“精美詞句”和“文字游戲”,不在乎熱熱鬧鬧搞一陣子的“企業文娛”,而更在意企業文化建設的立足實際、促進轉型、凝聚共識等更為務實的出發點,這是可喜的變化,也是正確的方向。
當“有用”已經成為企業界和咨詢界的共識,那么如何“有效”就成了一個必須攻堅的課題,如果“有用”只是一個認識的起點,那么“有效”就應當是實踐的終點。然而在企業和咨詢實際中,還有不少BUG , 橫阻在“有用”和“有效”之間,使“文之有用、用之有效”成了一個真實的謊言。
BUG 1 :領導很重視
“我們領導很重視企業文化工作”, 這樣的話,很真實,很正確,但不一定真有用,也未必能有效。
其一,沒有哪個領導是不重視企業文化工作的,因為如果不重視,他就不是一個稱職的領導,畢竟,作為意識形態在微觀企業層面的呈現,企業文化也是極端重要的工作。
其二,大多數領導和管理者較之企業文化,往往會更加重視戰略戰術、業務業績、增量存量等更實際、更直觀的方面,畢竟這些,才是影響企業存亡和發展的關鍵。所以,“領導很重視”,既極端正確,又大概率有偏頗。
其實,“領導很重視”也不一定是真重視,而往往是重視的“假動作”,有時候,重視如果只停留在思想上和口頭上,而沒有落實在行動上,那幾乎相當于不重視。
有多少企業領導進行了組織使命與個人使命的連接和分享?
有多少管理者主動以價值觀進行思維行事并進行價值觀的述職?
又有多少領導親手塑造了文化之后又帶頭違反文化?
……
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在文化發布了之后,相關領導做了動員講話,然后就消失得無蹤影,任何文化落地深植的環節中都找不見,直到成果大會上,他們又想“包租公”一樣的出現,來審查和檢驗文化落實的成效,真想替人民群眾問一句:憑什么?上行下效和率先示范究竟又是什么?
文化的養成是一個“習得”的過程,領導本身就是組織文化的一部分,組織的領導要成為“有感”的領導,這樣員工群體才能信得過所宣揚的文化,才能有一個看得見、學得著的榜樣。
對于基層員工而言,他們才不管領導大會上發言了什么,手冊里寫了什么,他們只關注一點:就是領導(有時候是上級直屬管理者)做了什么,上面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正在這種動作的模仿中,行為得以養成,文化得以傳遞,“有用”的文化才有了“有效”的可能。
BUG 2 :推進很系統
不少企業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也會遇到“推進很系統”的BUG,企業文化手冊精美的印制和分發了,企業文化發布隆重和盛大的舉行了,于是接下來,就進入到了文化落實的系統性工程之中。
在制度層面,制定各種企業文化的管理辦法和制度體系;
在行動層面,編制五年的發展規劃,形成三年的實施方案,制定一年的行動計劃;
在管理層面,探討企業文化與戰略、流程、人力等各個管理模塊的邏輯關聯和深度融合 ;
……?
工作確實很系統,系統地面面俱到,但總有些鐵板一塊、無從下手的感覺。
固然文化落地實施需要系統謀劃和逐步推進,但務必要聚焦于企業的“核心關鍵問題”才能有的放矢,起到成效。
很系統很全面,能否就做好一件事情呢 ??
究竟是管理團隊的共識不夠?還是團隊的執行力不足?
究竟是員工群體的活力活性待激發?還是整體的狼性激情須強化?
……
不妨抓住一兩個痛點難點,形成工作主線,集中精力攻堅,持之以恒擰螺絲,一錘一錘釘釘子,不見成效不松勁,徹底解決才算完。
只有對大家普遍關切的問題做出行動反應,做到積極改變,才能喚醒組織和員工群體對文化的信心,“有用”的文化才能真正“有效”,這是所有組織企業文化落地深植繞不開的關鍵。
從意愿到理念,從理念到行動,從行動到結果,過程中BUG很多,此文只略述一二,究竟有何橫阻,又如何識別和沖破,待更多集思廣益和實操實踐。
從“有用”出發,已經夯實了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從“有效”行進,才能抵達文化建設之旅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