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洞見>新聞中心
究竟是00后整頓了職場,還是職場整頓了00后?


作者:張煒卿      來源:同心動力


究竟是00后整頓了職場,還是職場整頓了00后?


最近有個話題熱度一直很高:“80后在加班對領導唯唯諾諾,90后在摸魚裝模作樣,00后在重拳出擊整頓職場”。


第一財經的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00后自己或者他們身邊的人正在“整頓職場”。00后的職業生涯將是怎樣的色彩?企業又該如何與Z世代的“后浪”和解?


究竟是00后整頓了職場,還是職場整頓了00后?


“整頓職場”熱度居高不下,引發央視網都站出來發文表示:名義上是整頓職場,實際上暴露出自己適應能力、溝通能力的不足。這樣的觀點,我們又該如何評價?


究竟是00后整頓了職場,還是職場整頓了00后?


1、被貼標簽的“后浪”


00后拒絕加班、拒絕內卷、佛系躺平等一系列標簽已經深入人心。“熬夜可以,熬夜工作不行”,這屆00后找工作真的這么硬核嗎?


我們可以透過一組數據來分析。58同城、趕集直招發布的《2022年畢業季調研分析報告》可以看到,在加班態度方面,與熱議話題“00后整頓職場”所不同的是:


調研的畢業生群體中“愿意加班”的00后占比高達88.1%。29.1%的畢業生認為,加班可以多學點東西;40.5%認為加班有利于個人發展;20.6%因“熱愛工作”而加班。相比于單純地“賺錢”,00后更關注職業發展和個人價值,甚至為了自己熱愛的工作,可能比前兩代人更“卷”。


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不管是00后“整頓”職場,還是職場“整頓”00后,都體現了這一代“后浪”人本意識的真正覺醒與踐行。如何適應年輕一代的價值觀、激發活力創造價值,或成為眾多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大重要課題。


《騰訊00后研究報告》


究竟是00后整頓了職場,還是職場整頓了00后?


今年4月份發布的《中國青年網民社會心態調查報告(2009-2021)》也同樣證明,“躺平一代”是對當代青年網民群體的一種誤解,“奮斗”仍然是當代青年的主旋律。


熱度和標簽,并不能真正反應職場新生力量所追求的核心價值觀,企業經營管理的問題更不能粗暴的歸結于“這屆員工不行”“沒有了老一輩的精神”。


2、時代給了他們我們不曾有過的“底氣”


最近看了一個新聞:


一個公司被參加面試的00后干歇業了。00后帶著簡歷去面試,公司因未填寫緊急聯系人而要求他填表,00后表示這是個人隱私,而且目前還不是公司的員工,公司無權拿“企業規定”這種說法來要求他。


結果面試被拒,于是這位00后給相關部門舉報企業面試不合規、消防措施不合格等問題導致企業被迫歇業整頓。


拋開價值觀不談,我們其實也不難看出,如今全民普法意識變強,維權路徑也更加便捷。放在任何時代,“不公平”這件事情都是不被接受的,但是現在普法教育的普及,讓員工不再是盲目地“任人宰割”了。


另外,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讓大部分“后浪”們不用承擔過多的家庭壓力,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離職成本低很多,有了更多離職停擺的底氣。


如此看來,客觀背景帶來的某些必然結果,是企業不得不面對和承擔的。或許只有適應和調整才是正解。


3、所以職場就只能等著被00后整頓嗎


我們回到央視網的發文,用的是“整頓”這個字眼。整頓是基于問題的整理和頓改。這個詞不難看出,審核嚴謹、層層把控的央視網是認可現今的職場存在種種問題的。但是又為什么說00后是溝通能力不夠呢?


職場中出現問題的時候,都是通過溝通和產生摩擦的談判來交換利益需求,達成統一。所以央視網表示,對于職場那些有待整頓的問題,00后表現出來的雷厲風行,或許只是談判能力不足的表現罷了。在某些地方學會妥協和讓步,才能讓企業在用工成本和合法權益之間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真正實現職場優化,而不是打著整頓的名義,“有話不會好好說”。


究竟是00后整頓了職場,還是職場整頓了00后?


4、企業如何與愛“整頓職場”的00后和解


企業不僅是一個經濟組織,同時也是一個文化組織,一個企業能否生存取決于經濟效益,一個企業能否持續發展取決于企業文化。有生命力的文化才能隨著時代的發展、員工的更迭不斷生長適應,為企業和員工提供緩沖地帶,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持續注入鮮活動力。


怎樣的企業文化才更有生命力?


? 尊重包容的文化

? 能落實于行動的文化

? 表達準確的文化

? 倡導合作的文化

? 自由之下的文化


文化需要有彈性,可執行好表達,兼容并包,才能在不同年代的客觀價值觀背景下,持續生長,煥發生命新活力。


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是鼓舞企業人心、塑造企業形象、引領企業發展的軟實力。企業的每一次蛻變,每一次升華,無不得益于先進文化的支撐,無不鐫刻著文化進步的烙印。


不管是80后、90后還是00后,企業文化保持著定力、充滿著活力,職場就不存在“整頓”,只有互相適應、共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