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洞見>新聞中心
降本增效,降的是什么“本”?


作者:魏娜--同心動力咨詢總監      來源:同心動力企業文化與管理(ID: topduty)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首次全面評估全球經歷新冠疫情之后的長期潛在產出增長率,預測未來一段時期內,全球經濟面臨著通脹高企、增長持續疲軟的重大風險。


基于上述宏觀環境背景,在強化內循環的大勢所趨下,提升效率、減少浪費的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三年的疫情經歷,也讓更多中國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在注重“開源”的同時,也更多的關注到“節流”。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可能存在的風險,降本增效開始越來越頻繁地為企業所提及。


降本增效的概念源于精益生產,指通過技術熟練和提升,帶來單位工作時間和效率的提高,相對降低了每一產品單位的生產成本,使得企業效率提高而正常的運營模式又不會受到影響,是在制造業廣泛應用的概念。


如今,由于時代背景的不同,降本增效增添了新的內涵,尤其是對“本”的理解,結合新時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要重新審視何為“本”,從而進一步思考,降什么,怎么降。


曾經,我們所關注的成本更多是顯性成本,結合會計學的概念,顯性成本就是實際應用成本,是可以在產品價值中得到反映、可轉化為現金流的支出的可量化成本,比如包括生產費用、工資費用、市場營銷費用等在內的一系列費用支出;


當下,我們除了要關注這些能體現為現金支出的顯性成本,還要關注到隱形成本,隱性成本就是相對應的無法精確計算的成本,比如時間成本、溝通成本、信用成本等等。


從字面上來看,似乎降本和增效是有必然聯系的,但其實,降本只是實現增效的眾多途徑之一,但如果只是單純地談論降本,對于增效并不一定產生裨益,甚至會產生一些副作用,那么就讓我們來看看,哪些“本”非降不可,哪些“本”萬不能降。


1、哪些錢必須省?


“省”不一定是完全舍棄,而是適度地進行優化改進,盡可能地減少成本支出。


1. 形式過場的“臉面費用”


自八項規定出臺后,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乃至民營企業,都制定了相關條律整肅企業風氣,超標的接待、宴請等花費已經得到了較好的控制,此外,一些為了“看上去好看”的擺設和過于浮夸的裝飾,也需要列入“砍掉的費用”清單。


2. 低效高耗的“繁瑣事務”


出于審慎經營、民主參與、風險把控等諸多考慮,企業中往往會出現冗長的流程、低效的會議、大量的事務性工作,占據了干部員工的大塊兒時間,如果能夠對這些重復性勞作和非必要參與進行精簡,能夠節約時間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3. 性價比低的“零散支出”


企業應逐步建立完善動態成本管理,結合年度工作計劃,根據市場環境及公司經營狀況,評估成本、編制預算,比如通過大宗集中采購,或者對策略性內容進行整合打包,從而降低采購對象的平均單價,減少甚至避免隨機性的零散采購造成的整體支出增高,將年度花銷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2、哪些錢省不得?


向管理要效益,恰到好處的管理模式能夠顯著作用于知曉提升,相關的投入是萬萬省不得的。


1. 凝心聚力的“思想工作”


很多企業片面地追求降低成本,忽略了“思想工作”的重要性,相較于通過制度、規則等硬性約束對人進行管控,從精神層面進行引領等軟性工程更具有長期性和持續性。


以黨建為引領,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遵循,企業文化亦是,習總書記在十八大以來反復提到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對于國家和民族來講,文化是底氣是根魂,對于企業來講,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根基,引領企業員工清晰知所何來、將從何往,在思想意識層面統一全員共識,對于凝心聚力、提振精神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進行與企業發展相適用的文化建設工作必不可少,其對應的費用支持也必須到位。


2. 涵育價值的“人才投資”


人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充分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挖潛人才創造價值的能力,能夠為企業帶來倍增的效益,實現挖潛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員工的培訓教育,通過與業務相匹配的培訓課程設置與計劃制定,有助于員工對自我價值實現需要的滿足,進而激勵人才在崗位上做出貢獻,尤其是隨著人才隊伍的年輕化占比與日俱增,企業需要推出更加現代化,能為年輕人所接受的方式方法,來全面激勵人才干事創業,為企業創造貢獻出更大的價值。


人的培養,需要精力亦需要財力,不可輕視。


3. 為長遠計的“技術革命”


很多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投入,需要經營管理者慧眼識珠,比如信息化和創新研發。


在對企業進行調研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現信息化建設水平總被作為問題提出,企業認為基礎平臺的建設就是信息化,但其實信息化是以業務流程的優化和重構為基礎的一系列技術應用,有助于信息的加速流轉和管理的提質增效,可以實現事半功幾倍的效果。


創新亦然,創新研發前期更多的是投入,到產生效益需要過程,短視的管理者出于成本考慮可能會縮減投入,但應景的創新研發是在為企業打造穿越倉、助力企業迭代升級的關鍵所在,相關的支出必不能少。


上述總結不盡全面,僅希望以此為磚,啟發大家的思考和討論。無論如何,降本是為了更好的增效,但不能為了降本而降本,增效、發展是前提,具有著最高的優先級,如果單純為了降本而影響了企業的總體發展,就是舍本逐末,就會得不償失,對于哪些該省哪些不能省,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們還是要好好坐下來一起聊聊,形成共識,避免在降本的路上多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