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洞見>新聞中心
歧視客戶引發(fā)的品牌災難


作者:張強--同心動力高級咨詢顧問      來源:同心動力企業(yè)文化與管理(ID: topduty)


作為一個企業(yè),品牌建設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而在品牌建設中,以客戶為中心是非常關鍵的。這是因為客戶是企業(yè)的生命線,他們是企業(yè)的最終用戶,影響著企業(yè)的生存和發(fā)展。因此,企業(yè)在品牌建設中必須牢牢把握客戶需求,以客戶為中心,注重從客戶的角度出發(fā),真正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企業(yè)品牌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品牌形象的建設和傳播,更在于企業(yè)對客戶的關注和回應。


一個好的品牌建設需要不斷地潛心研究和了解客戶的需求和訴求。以客戶為中心,貼近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構建起與客戶之間的信任和互動關系,從而實現(xiàn)品牌的長期價值和持續(xù)發(fā)展。


因此,企業(yè)要注重客戶關懷,認真對待每一個客戶,積極回應客戶的反饋和意見,為客戶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做到讓客戶滿意,才能真正贏得客戶的信任和支持,樹立企業(yè)品牌的良好形象。


但汽車企業(yè)寶馬公司在2023年上海車展中的“冰淇淋”歧視中國人事件不僅讓該公司的市值大跌,更是讓其品牌美譽度嚴重受挫。


事件的核心是,在寶馬展臺的冰淇淋派送中,寶馬工作人員明顯偏袒外國人,而對中國顧客則態(tài)度冷漠,更是把冰淇淋箱子搬走了,簡直小家子氣到可笑的地步。一個賣豪車的,打著送冰淇淋的噱頭,但一個冰淇淋也舍不得送。


就這一品牌宣傳推廣的神操作,讓寶馬的品牌形象顏面掃地,也導致了消費者對其品牌信任度的嚴重降低。


作為品牌方肆意挑戰(zhàn)市場所在地消費者群體的文化底線,依據國別、人種進行帶有歧視性的有差別的服務。嚴重傷害了中國消費者的民族自尊心,引起了強烈的抵制情緒,并引發(fā)了個人在車展免費發(fā)放冰淇淋的回擊行為。


寶馬冰淇淋事件的發(fā)生使人們重新認識到品牌持續(xù)秉持其核心價值對品牌資產增值與品牌形象提升遠比花重金做廣告宣傳有效的多。


從此類事件中也可看出,加強與客戶的溝通有多么重要。品牌的成功取決于消費者對其的感知,因此品牌應該在一切行動中保持一致。


營銷一線人員作為品牌接觸點的核心部分,其承擔著與客戶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責任。客戶溝通就是感知客戶需求,給予客戶反饋,通過有效的溝通行為消除客戶對品牌的理解偏差,并充分的滿足客戶的需求,提升客戶對品牌的認知程度以及消費意愿。


但很明顯寶馬的營銷人員采取的溝通方式與行為可以用毫無客戶意識與商業(yè)思維可言,這也直接導致了一邊倒的對寶馬的口誅筆伐。再加上后續(xù)大跌眼鏡的道歉內容,可見其品牌公關能力也是與其客戶意識一樣不堪入目,有媒體稱其為“史詩級公關災難”。


客戶是品牌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通俗的說那就是任何企業(yè)的“衣食父母”。品牌應該始終把客戶體驗放在第一位,從客戶的角度出發(fā),并以它們的需求和期望為中心,盡力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以獲得客戶的信任和支持。


“客戶是上帝”很多年前就已經成為品牌營銷的流行金句,當大多數(shù)企業(yè)還在只會動動嘴皮子大喊口號的時候,那些真正倡導客戶為中心的理念,真正踐行客戶上帝觀的企業(yè),其品牌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xiàn)客戶關系與市場份額的雙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