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小榮 來源:同心動力企業文化與管理(ID:topduty)
企業家精神,是一個經常被提到的概念,被廣泛地認為是社會成功人士的優秀品質。
但是,什么是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究竟包括哪些內容呢?本文將勾勒出當代“企業家精神”的圖譜。
不久前,有個汽車類客戶向我們咨詢有關企業家精神的一些問題,例如,企業家精神涵蓋哪些內容、提煉企業家精神需要哪些材料做支撐等,我們都做了簡要而專業的回答。
其實,我們同心動力咨詢公司在給央企、國企和民企做企業文化咨詢項目時,也會涉及到企業家精神的問題。
另外,我們也提供為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創始人(領導人)提煉企業家精神的專項服務。我覺得有必要對企業家精神做個全面梳理。根據過往的咨詢經驗,并結合自己的分析和總結,談談我對企業家精神的一些見解。
關于企業家的定義
“企業家(entrepreneur)”這個詞16世紀出現在法語中,即指揮軍事遠征的人。后來,“企業家”一詞從法語中借來,其原意是指“冒險事業的經營者或組織者”。
在商業領域,“企業家”最初是指“組織和管理生產要素的人”,是19世紀末由經濟學家理查德·埃利提出來的。
后來,熊彼特認為,企業家是富有冒險精神的創新者,創新是企業家的天職。企業家既不同于發明家,也不同于一般的企業經營管理者。
熊彼特明確指出:
創新不等于技術發明,只有當技術發明被應用到經濟活動中才成為創新。創新者專指那些首先把發明引入經濟活動并對社會經濟活動發生影響的人,這些創新的倡導者和實行者就是企業家。經濟增長的動力是創新者——有遠見卓識、有組織才能、敢于冒險的企業家。
在現代企業中,企業家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對企業擁有所有權和經營權,即企業所有者企業家,作為所有者他們仍從事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比如,一些民營企業的創始人;另一類是對企業只有經營權,即受雇于所有者的職業企業家,比如,某些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央企國企領導人。在更多的情況下,企業家是指第一種類型,而把第二種類型稱作職業經理人。
企業家精神的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要深度挖掘優秀企業家精神特質和典型案例,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示范作用,造就優秀企業家隊伍。”
那么,什么是企業家精神呢?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段話去理解。
企業家精神是指企業家在創業過程中,面對不確定性和風險,能夠積極主動地尋求機會、創造新的價值、開拓新的市場、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精神。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家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家為了證明自己出類拔萃的才能而竭力爭取事業成功的非物質的精神力量,支配著企業家的創新活動。
企業家精神是指企業家或企業家群體在帶領企業持續經營發展、不斷取得成功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的顯著的精神品質,是對其個人素質、價值取向、思維模式等的抽象表達和升華,表現為企業家內在的經營意識、理念、膽魄和魅力等。
企業家精神有哪些
那么,到底哪些精神能體現出企業家精神呢?
經過分析和總結,我認為,企業家精神主要包括十二種精神,它們分別是:創新精神、冒險精神、堅韌精神、創業精神、競合精神、擔當精神、愛國精神、契約精神、工匠精神、寬容精神、探索精神、共享精神。
1. 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靈魂,也是企業家精神的主要特征。
彼得?德魯克認為:創新的本質是為客戶創造新的價值,而不是技術、概念本身。對企業家而言,創新未必是創造新的產品,而是發現一般人沒有察覺的機會,運用一般人不能運用的資源,找到一般人沒有想到的方法。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企業家應該具有開拓性思維,能打破常規,革新思維。不論是張瑞敏砸冰箱破繭重生還是張一鳴帶領字節跳動打破互聯網行業格局,創新是企業家帶領組織持續成長永葆活力的內核。
如果用一個詞來表達創新精神,那就是“敢為天下先”。企業家的創新精神主要體現在:引入一種新的產品,提供一種新的產品質量,實行一種新的管理模式,采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開辟一個新的市場,等等。
2. 冒險精神
冒險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天性。著名經濟學家坎蒂隆和奈特將企業家精神與風險或不確定性聯系在一起。他們指出,沒有甘冒風險和承擔風險的魄力,就不可能成為企業家。可以說每一個優秀的企業家都是冒險者。
面對新技術、新市場、新的未來趨勢等不確定因素,企業家不僅要時刻保持警覺,還要善于捕捉每一個機會,為企業贏得發展機遇。在這背后需要企業家具有冒險精神,因為機遇總是伴隨著風險。對于企業家來說,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在美國3M公司有一個很有價值的口號:“為了發現王子,你必須和無數個青蛙接吻”。“與青蛙接吻”常常意味著冒險與失敗,但是“如果你不想犯錯誤,那么什么也別干”。尤其在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下,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企業家必須具有冒險精神,善于在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
如果用一個詞來描述冒險精神,那就是“愛拼才會贏”。企業家的冒險精神主要表現在:企業戰略的制定與實施上,企業生產能力的擴張或收縮上,新技術的開發與運用上,新市場的開辟和占領上,生產品種的增加和淘汰上,產品價格的提高或降低上,等等。
3. 堅韌精神
堅韌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本色。堅韌者,堅定、堅強、堅持、執著而有韌性也。堅韌精神就是信念堅定,意志頑強,不可動搖,堅強不屈。蘇軾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堅韌體現了一種無所畏懼,不向困難低頭,永不放棄,積極進取的企業家精神。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不可能一帆風順,因為企業家具有堅韌精神,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失敗、挫折,企業家都有百折不撓、堅持下去的勇氣。
企業家的目標是做百年企業。做企業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情,而且做企業一定是一個長征,是長期艱苦卓絕的戰斗。只有堅韌執著的企業家,遇到挫折和困難時,不氣餒,不妥協,具有頑強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心,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4. 創業精神
創業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源泉。創業精神是指在企業家的主觀世界中,那些具有開創性的思想、觀念、個性、意志、作風和品質等。激情、積極性、適應性、領導力和雄心壯志是創業精神的五大要素。
激情。激情是創業精神的核心。在創業的道路上,任何人都無法躲避失敗,優秀的企業家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們能夠保持創業時的激情。
積極性。積極和富有成效的心態是企業家成功的基石。當企業家在通往創業成功的道路上遇到不可避免的挑戰時,以積極的心態開始總會是最好的防御。
適應性。由于市場環境經常變化,企業家需要靈活適應變化并及時調整戰略方向以保持競爭優勢。
領導力。領導力是企業家的個人魅力和感召力,是創業精神的關鍵因素。企業家的領導力包括對團隊成員的激勵作用、溝通能力、目標制定和執行能力等。
雄心壯志。企業家的雄心壯志是改變世界。同那些僅出于商業利潤或獲取經驗動機而工作的人相比,企業家的動力在于其影響世界的欲望。
5. 競合精神
競合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精華。競合精神是競爭意識與合作精神的統一。當今這個時代,說到底,就是一個“競合”時代。企業家既要保持敢于競爭、不甘落后的進取精神,又要樹立協作互助的合作觀念。
企業家深知“競合”對企業生存的重要性:一切博弈,并不只是競爭,實際上在競爭中融入了諸多合作,只有既敢于競爭,又善于合作,才能在這個時代站得穩、立得住、干得好,并帶領企業走向勝利。
真正的企業家是具有競合精神的。他們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善于處理與外部經營主體之間的關系,一是強調合作,基于各方自身發展角度和資源優化配置角度出發,有效克服傳統思想中過分強調競爭的弊端;二是強調共贏,建立和保持所有利益主體的一種動態合作競爭關系,最終實現共贏。
在企業內部,真正的企業家是擅長合作的,而且這種合作精神需要擴展到企業的每個員工。企業家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成為一個超人,但企業家應努力成為蜘蛛人,要有非常強的“結網”能力和意識。
6. 擔當精神
擔當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本質。企業家的擔當精神是指企業家敢于排除萬難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踐行商業向善、進而為社會創新做出貢獻的精神。
企業家的擔當精神,主要表現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弘揚商業正氣,通過自身影響力推動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不斷努力打造基業長青的企業以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責任。
擔當精神來自于實踐鍛煉、工作歷練、困難錘煉,企業家既要經歷順境也要經歷逆境,在應對復雜局面、解決棘手問題的過程中積累底氣、培養膽識。最能體現擔當精神的是企業家的使命感,它是一種內在的動力,激勵企業家們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管理大師德魯克說:每當你看見一個成功的企業,必定是有人做出過勇敢的決策。成功的企業家勇于擔當,敢于負責,迎難而上,不畏艱險,奮發有為,堅定做帶領企業改革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
干事創業需要擔當,使命責任重在擔當。有了擔當精神,企業家才能扛起生命的價值,鑄造使命的輝煌。
7. 愛國精神
愛國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底色。為國擔當、為國分憂的愛國精神,無論什么時候都是一個企業家贏得市場、創造事業輝煌不可或缺的前提。愛國是近代以來我國優秀企業家的光榮傳統,愛國情懷是企業家應有的價值追求。
企業家愛國,一方面,是作為一個普通公民愛自己的國家,為建設國家貢獻力量;另一方面,又有別于普通公民,要求更高,就是帶領企業穩健發展,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貢獻力量。這是企業家愛國精神的核心內涵。
企業營銷無國界,但企業家有祖國。在危難關頭企業家會以國家利益為重,挺身而出。如大家都熟知的“孟晚舟事件”,其本質是中美高端科技技術之戰,孟晚舟和任正非的堅持不僅關乎華為的前途命運,還關乎中國5G技術的發展進程,更關乎中國高科技發展的話語權。
一個成功企業家的經營成果,既是其過人市場眼光和能力的顯現,也是時代的產物。任何企業家事業的成長,與個人努力有關,更離不開祖國和人民的培育支持。企業家在積累巨大的財富資產后,積極回報祖國、社會和人民,是企業家精神的應有內涵,也是企業持續發展繁榮的重要動力來源。
8. 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基石。契約既代表道德約束,也代表法律規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是信用經濟、法治經濟。優秀的企業家一定是誠信經營、遵紀守法、遵守契約的模范。
契約精神是一種基于誠信、責任和信任的信仰和態度,是商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誠信是企業家的立身之本,沒有誠信的企業家所帶領的企業一定不會長久。企業家在同各方面打交道,調動人、財、物等各種資源時,要把誠信作為第一通行證。
具有契約精神的企業家會做到合規經營、依法經商,自覺抵制各種違法亂紀行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自覺維護企業形象與聲譽,為建立風清氣正的商業生態做出表率、做出貢獻。
9.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動力。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它有著豐富的內涵。企業家的工匠精神包括了敬業、精益、專注等方面的內容。
敬業。孔子主張:“執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企業家傳承了這一思想,敬畏和熱愛自己的職業,從而產生全身心投入的認認真真、盡職盡責的職業精神。對事業的忠誠和責任,是企業家的“巔峰體驗”和不竭動力。
精益。老子說:“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企業家對每件產品、每道工序、每次服務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職業品質,是“要做就做最好”的闡釋。
專注。任正非曾經不斷地強調:“華為一定要專注、聚焦于自己的主業,我就不相信,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我們有那么多‘炮彈’,會打不開一個口子。所以,別的不干,就干通信。”這是對企業家內心篤定的專注最好的寫照。
工匠精神不僅是一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態度,也是企業確保產品品質、維護企業聲譽的關鍵所在;工匠精神不僅是企業立身立本的重要基因,也是企業做強做大的基本要求。
10. 寬容精神
寬容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境界。企業家的寬容精神是指企業家具有寬容心,愿意與人友好相處,愿意與他人合作的態度和精神。它不僅包含著理解和原諒,更顯示著氣質和胸襟、堅強和力量。
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態、美麗的情感;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寬容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崇高的境界;寬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無上的福分;寬容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藝術。
企業家的寬容精神主要體現在:尊重同行和下屬;尊重人才;善于使用人才,敢于起用人才;虛懷若谷,善于聽取別人意見,尤其是批評自己的意見;發揚民主精神,避免獨斷專行。
11. 探索精神
探索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關鍵。企業家的探索精神是指他們具有嘗試新事物、尋找新機會、對未知領域充滿好奇心和勇氣的特質。企業家的探索精神是一種終身學習、擁抱變革、永不滿足的精神。
探索精神使企業家具有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根據事物發展的規律,預判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并提前確立發展目標,進行戰略規劃,采取超前行動。
企業家的探索精神還包括對失敗的容忍和對不斷學習的承諾。因為他們知道,只有不斷嘗試和學習,自己才能不斷創新和成長。時代在進步,信息在發展,如果其知識儲備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將很難實現企業的創新,導致企業面臨發展的瓶頸,甚至退出歷史的舞臺。
12. 共享精神
共享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升格。企業家的共享精神有兩層含義,一是指企業家與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的精神,二是指企業家群體之間共享知識、經驗和信息的精神。這兩種共享精神,都是企業家精神的升格。
共享發展成果解決的是社會公平的問題。這種共享精神主要表現在:企業家關心員工的發展、關懷員工的生活,將員工的福利待遇與企業發展緊密相連;依法為員工建立社會保障機制,積極對員工進行培訓,將員工成長與企業發展結成利益共同體。
企業家群體之間的知識、經驗和信息共享對于產業集群內新創意的產生、交易成本的降低和創新的擴散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家這種共享精神,既能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又能促進技術創新和人才交流,還能打通企業之間的技術和信息壁壘,促進產業鏈的協同和優化。
具有共享精神的企業家必定會得到員工的擁護與支持,使員工心甘情愿為企業發展投入地工作。只有充分發揮共享精神的社會效應,企業的利益才能得到根本保障,企業發展才能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