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洞見>新聞中心
正確處理文化之“軟”與制度之“硬”


作者:張培峰--同心動力咨詢總監      來源:同心動力


作者:張培峰--同心動力咨詢總監

來源:同心動力企業文化與管理(ID: topduty)


企業有軟的東西,也有硬的東西。


軟的東西是文化,它無處不在,像水,像空氣,潛移默化影響著每一個員工,或滋潤,或侵蝕。


硬的東西是制度,它必須存在,像電,像高壓線,一旦觸犯就會受罰。?


因此,在企業,我們的行為都會軟約束和硬約束。


軟約束的好處是行為可控性,一旦個體接受這種文化,他的行為就會和文化相一致,不論好的還是壞的。而好的文化會觸碰人的內心,并引發無窮的潛力和能量,讓自己熱愛工作,熱愛企業。當然壞的文化則會遮蔽我們內心的光芒,讓我們消極起來、疲憊起來,讓我們痛恨工作,討厭公司。


硬約束的好處是立竿見影。一個制度出現就會約束人的行為。但壞處也很明顯,因為這僅僅會約束行為,卻無法左右人的內心。個體如果不認同制度,就會想辦法抵觸它,甚至鉆空子。于是我們再制定新的制度,個體再想出新的法子鉆空子。制度的更新,總跟不上人的小聰明,因為制度也是人制定的。


但很多管理者的問題是:把軟約束當成硬規定,把硬約束當成軟皮糖。結果就是軟約束和硬約束全部失效,形同虛設。


問題一:把軟約束當成硬規定


這種管理傾向就是強逼著員工去認可企業倡導的價值取向,不講道理,不講方法,急于求成。具體表現為讓員工死記硬背企業文化理念、管理者做不到卻偏偏要求員工按照價值觀來做,通過負面激勵來約束員工行為……結果就是門面功夫,企業文化說了、講了、都知道了,還上墻了,員工卻一點改變也沒有。


問題二:把硬約束當成軟皮糖


這種管理傾向就是不尊重企業管理制度的權威性,隨意更改,隨意判定,無公平、無紀律,硬約束就失去了公信力,就成了一堆廢紙。每個有權力的人,都會把硬約束當成了棉花糖,隨便踐踏,隨便更改,制度的“破窗效應”越來越嚴重。


所以,我們要正確處理文化之“軟約束”與制度之“硬約束”。


1.認清文化軟約束和制度硬約束是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關系。一方面,文化軟約束可以為制度硬約束提供基礎和支持。通過建立健康的企業文化,可以讓員工更加認可和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從而提高制度執行的效果。另一方面,制度硬約束可以為文化軟約束提供保障和支撐。通過制定明確的規章制度,可以規范員工的行為,確保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同時也可以為企業文化的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2.準確把握文化軟約束和制度硬約束的特點,發揮各自所長。文化軟約束的特點是潛移默化、柔性化,它可以讓員工自覺自愿地遵守企業的規定和準則,從而達到企業管理的要求。所以管理者的任務是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環境、通過更多文化的正向激勵來激發員工對企業文化的信心。而制度硬約束的特點是明文規定、剛性化,它可以通過明確的規定和懲罰措施,來規范員工的行為,確保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所以管理者應該在制度規范化、標準化和制度執行方面進行優化,發揮制度的剛性約束功能。


3.注重文化軟約束和制度硬約束的相互協調和平衡。一方面,要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和發展,通過健康的企業文化來引導員工的思想和行為;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制度的制定和執行,通過明確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員工的行為,確保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只有通過兩者之間的相互協調和平衡,才能實現企業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