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6日,中國民生銀行在北京舉行《民生DNA——中國民生銀行企業文化手冊》發布會,提出了“為民而生、與民共生”的企業使命,“長青銀行、百年民生”的企業愿景,以及“誠實守信、互利共贏、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核心價值觀等一系列企業文化理念,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當前,中國銀行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各家銀行都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都在千方百計地抓業務、促利潤、壓不良。此時,民生銀行卻下大力氣抓企業文化建設,這其中有何深意?民生銀行21年的發展歷程,積淀了怎樣的文化基因?企業文化對于民生銀行持續健康發展具有怎樣的意義?民生文化如何“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成為建設“百年民生”的強大動力?
成立于1996年1月12日的中國民生銀行,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大潮中,在廣大客戶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從當初只有13.8億元資本金的小銀行,發展成為一家核心資本超過3300億元、資產總額超過5.6萬億元、分支機構近3000家、員工近6萬人,在全球1000家大銀行中居第33位、全球企業500強中排第221位的大型商業銀行。
民生銀行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卓越的“文化生產力”功不可沒。民生銀行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成為一家標桿企業、一家“百年老店”,更需要持續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以優秀企業文化引領改革創新、跨越發展。
2016年以來,民生銀行大力實施文化凝煉工程,在全行發放問卷調查、開展文化理念大討論,在深刻反思、系統梳理、反復研討的基礎上,凝結為《民生DNA——中國民生銀行企業文化手冊》,形成了新時期的民生文化理念體系。這本《民生DNA》,承載了民生銀行多年的文化積淀,是指引民生銀行實現夢想、創造未來的文化綱領,推動民生銀行向著“百年老店”的夢想奮進。
作為中國首家主要由民營企業發起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民生銀行成立21年來,積淀了怎樣的企業文化?
一是客戶至上的服務文化。民生銀行誕生于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始終把構建優質服務文化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扎扎實實地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服務承諾。
二是開拓進取的創新文化。民生銀行在成立之初就清醒地認識到,唯有通過持續創新才能在市場中立足,才能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成立21年來,民生銀行堅持改革創新,勇于探索實踐,形成了鮮明的創新文化。
三是行穩致遠的合規文化。民生銀行始終堅守“風險底線不可碰,合規底線不可越,道德底線不可破”的底線思維,始終將合規經營建設作為長遠發展的堅實基礎和強勁推力,鑄就了合規經營管理的堅固底線,為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民生銀行有著與生俱來的良好治理結構。自成立以來,民生銀行一直致力于打造規范、透明、高效的公司治理機制,三會一層,分工明晰,形成決策科學、執行有力、監督到位、反饋及時的現代公司治理架構,為轉型發展和公司價值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五是以人為本的家園文化。事在人為,近6萬名員工是民生銀行最寶貴的財富。民生銀行不斷加大人力資源提升和科學激勵,創造了能則上、庸則下,勤則進、懶則退的用人環境。堅持以能力建設為核心目標,持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為民生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多措并舉,營造了員工積極向上、樂于奉獻的良好氛圍,實現了員工個人價值和企業價值的共贏。
吉利文化研討共創之旅
2018年7月2日,由著名企業文化與轉型實戰專家、同心動力董事長孫兵先生現場激發輔導的“2018年吉利文化研討共創之旅”在吉利學堂取得圓滿成效。
?
來自吉利控股、吉利汽車集團、吉利商用車集團、沃爾沃汽車集團、吉利集團、銘泰集團的人力資源和企業文化管理工作者,共同體驗了一場企業文化共思、共研、共識的激發過程。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子”)成立于1989年5月,由原電子工業部所屬企業行政劃撥組建而成,是中央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和國務院認定的以網信產業為核心主業的中央企業,連續多年躋身《財富》世界五百強。
面對“十四五”、站在新起點,加強品牌建設是中國電子創新發展、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是實現“具有戰略性核心競爭力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網信企業”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是中國電子強化市場化運作及全面深化國企改革的現實要求。
海匯科技成立于2008年,在過去12年的發展歷程中,逐步塑造了鮮明的企業文化,每一個海匯人都以具備“海匯氣質”為榮。2019年,公司依托中科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常務副校長賈振元老師曾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專利技術,成立了藍鯨科技,進軍新材料加工工具領域。這也意味著公司跨入新的發展階段,因此,圍繞新的企業發展目標對原有企業文化做出“升級”正當其時。
基于此,為了促進海匯&藍鯨在企業文化升級過程中,強化全員對企業文化的認知,并對企業文化核心理念達成更廣泛的共識。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化學工業部地質礦山局,當前職工組成較為復雜,既有事業編制職工、也有國有企業編制職工、同時存在大量靈活用工職工。中化總局作為全國化工地質勘查最大服務商,主要經營業務范圍包括地質調查、礦產勘查、礦業開發、巖礦分析、工程勘察、工程測量、巖土施工、樁基監測、土工實驗、災害評估與防治、國際貿易、化肥生產等。截止到2017年底,全系統共擁有直屬二級單位28家、控股及參股三級單位40余家,全系統職工總人數為9777人。
2018年,中化地質礦山總局(以下簡稱:中化總局)市場化轉型工作進入關鍵時期。中化總局作為一家老牌國有企業,雖然經歷了長期的市場化實踐,但其市場化程度仍然不高。如何有效化解歷史包袱,進一步盤活現有資源,推動中化總局轉型成為一家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現代化企業變得日益緊迫。
隆基泰和集團創立于1995年,至2018年,隆基泰和集團已經成為集地產開發、城鎮建設、商貿物流、智慧能源、文化旅游、物業服務、綠色建材和金融服務八大業務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一方面,隆基泰和集團從一支包工隊起家,發展成如今的大型企業集團,無疑是成功的,它到底積淀了哪些優秀文化基因值得進一步發揚光大;另一方面,隨著集團業務的高速增長,組織管理成熟度滯后帶來的問題日益凸顯,企業面臨的內外部挑戰也越來越大,隆基泰和這個組織又要調整哪些價值理念,以更好的適應未來的發展。這兩個重要命題,擺在了所有隆基泰和人面前。
2005年10月10日,山東易方達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從建設項目的招標代理起步,經過16年的默默耕耘,易方達在市政建設咨詢領域,逐漸形成自己的優勢地位,在濟南扎穩根基。
2020年3月,易方達成為濟南城市建設集團一級子公司。隨著易方達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員工人數不斷增加,服務范圍也在不斷擴展。新的身份和新的發展態勢,使易方達領導層和員工對未來充滿了向好的期待。
但是,企業究竟如何實現升級和發展?如何讓利益相關方更清晰的認識易方達,如何讓客戶更持久地信賴易方達?如何凝聚團隊,向心聚力共奔新前程?這成為困惑易方達領導層團隊的核心問題。
在易方達蓄勢待發只欠東風的時刻,易方達的企業文化建設便有了這個機會提上日程。同心動力有幸擔當了此次易方達企業文化建設的助力者。
?
2018年,18歲的旭輝剛剛邁進了千億房企行列,跨過了生存的門檻。尚值青春年華的旭輝,卻已積淀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多年來旭輝始終堅守“用心構筑美好生活”的企業使命,秉持著“以客戶為中心,專業匠心、簡單化、職業化、艱苦創業、奮斗共享、成果導向、愛拼才會贏‘’價值標準,不斷朝著?“成為全球化的世界500強企業”的,美好愿景不斷進發。同時,旭輝的先進人才觀使得其連續幾年成為“中國最佳雇主”。多年來形成的“徒步文化”更是體現出了旭輝人“健穩持久、堅忍不拔、拼搏開拓”的特質。
然而,千億以后,旭輝面臨著組織變革、模式創新、管理完善、體系健全、運營轉型、布局擴大、經營下沉,業務前移等諸多挑戰,在這樣的時間節點,打造高認同組織,吸引更多的人才,讓更多的精英進入旭輝、成為“旭輝人”,顯得越發重要。此時的旭輝,亟需文化的力量。?
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始終是旭輝集團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幾大體系已經成為文化建設的有力抓手,但在這樣的關鍵時期,繼續有經驗的專家團隊與旭輝一起,從原則、制度、行為等方面將文化有效落地,切實激發價值觀和經營管理行為等方面的正向提升。這也是旭輝集團與同心動力合作的背景和緣由。
中鐵諾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是中國中鐵旗下中鐵建工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中國中鐵是世界雙500強企業,也是當前中央批準的將房地產作為主業的16家央企之一;中鐵建工集團做為中國中鐵的骨干成員,長期致力于超高大型房屋建筑及房地產開發等領域,中鐵諾德房地產公司作為中鐵建工的房地產旗艦單位,具有房地產開發一級資質,是一家集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商業運營于一體的現代化房地產企業。
本次品牌戰略項目,既要借助“中國中鐵”的品牌效應拓展中國中鐵房地產品牌,又要通過建設中國中鐵房地產品牌來助力“中國中鐵”品牌價值、品牌影響力和社會美譽度不斷提升,讓中國中鐵地產品牌戰略產生實效,充分傳遞自身產品與品牌文化的核心,從組織機構與管理機制上為品牌建設保駕護航,長遠建設品牌能力,將品牌作為核心競爭力,以獲取差別利潤與價值。
山東省土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原山東省土地儲備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土地”),是省政府2015年批復成立的省管功能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主要圍繞省委、省政府重大發展戰略,開展土地開發、整理和經營,盤活低效利用和閑置土地,提升土地資產價值,進行投融資和資本運作,為全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和土地保障。
由于山東土地所從事的土地開發、整理和經營,盤活低效利用和閑置土地,提升土地資產價值等業務的企業化運作模式在全國范圍內并不成熟,尚無成熟的標桿可借鑒;再加之山東土地成立時間并不長,正處于初創期到成長期的過渡階段。為進一步強化企業文化建設、弘揚企業正能量,提高企業的創新力、形象力和核心競爭力,為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精神動力和輿論氛圍,山東土地啟動了企業文化建設項目。
中建方程成立于2014年,在中國建筑原城建事業部的基礎上,融合了中建地產、系統內各工程局、社會招聘人員、應屆畢業生等各類優秀人才,以“中國建筑的城鎮綜合建設投資運營平臺”為發展定位,擔負起中國建筑轉型升級的歷史重任。
2019年,宏觀政策環境劇變,既有的業務模式受到多面限制,發展方式受到了多級挑戰。同時,五湖四海的人才來源,導致中建方程未有效形成主流文化,原有事業部存在一定的機關習性,內部管理難以應對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多方面限制條件,共同構成了中建方程發展的掣肘因素。
在此背景下,中建方程提出以企業文化協同戰略落地,引領破局發展,助推變革轉型,意在將中建方程打造成為中國建筑的文化管理標桿、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先鋒和新型城鎮化進程的生力軍。
中國鐵建是一支從炮火硝煙中走出來的英雄之師,1948年成立的鐵道兵縱隊就是它的前身,35年的軍旅生涯,使“鐵道兵精神”成為了中國鐵建文化譜系的根脈。
走進新時代,邁進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鐵建發出了“品質鐵建”的時代強音,為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全面提升明確了導向,精確了要義。其中,對文化和品牌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迫切要求,一系列時代之問、發展之問,為打造“永續傳承、變革創新、前瞻引領”的企業文化和品牌埋下了伏筆。
2020年5月,中國鐵建正式啟動企業文化與品牌提升項目,拉開了新時代文化品牌構建的序幕。
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中建七局'),是隸屬于世界500強第21位、全球最大的住宅工程建造商、中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建筑企業集團、國資委直管上市大型央企——'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的骨干成員企業集團,總部駐地河南省鄭州市,是國內一流的投資建設綜合企業集團,河南省建筑行業第一位,河南省百強企業第四位,注冊資本60億元,年經營規模2000億元左右,員工18000余人。
面對企業持續的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市場競爭加劇和不確定性,目前的企業文化已經不適應當前的經濟發展環境,如何在傳承優秀文化因子的基礎上,升級企業的核心價值系統(文化),提升企業軟實力,強化精神引領,激發奮斗意志,推動可持續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中建七局必須面臨的重要課題。?
邯鄲,是一座自帶高光的城市。
邯鄲,孕育出女媧補天等諸多遠古神話滋養了華夏文明;
邯鄲,用八千年前的磁山文化開啟了農業文明的新紀元;
邯鄲,是戰國時代雄踞燕趙、名冠海內的“帝王州”;
邯鄲,一塊文化沃土、希望之土、創業熱土,在歷史傳承中積聚起奮發的力量,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多嶄新生機。
邯鄲城區信用聯社,誕生與成長在邯鄲的農村金融機構,歷經多年堅實發展,成為邯鄲一支低調樸素又不可或缺的金融力量。
2021年度的金融市場環境起伏跌宕,對于邯鄲城區聯社來說,仍然以聯社的身份——在域外金融機構廣泛進駐和野蠻叢生的邯鄲金融市場,如何增強競爭能力,擔當起“邯鄲人自己的銀行”的身份招牌?在邯鄲諸多本地金融機構中如何脫穎而出,持續深耕和不斷擴大市場占有額?在邯鄲城鎮化的發展進程中,如何既做到以農為本,又做到面向市民,真成實現普及城鄉?……?一系列的問題擺在邯鄲城區聯社的面前,也成為企業文化與品牌項目的整體背景。
?
殷商之淵,祖乙之都,邢侯之國,河北邢臺農商銀行就坐落在這山水秀美的古韻牛城。1951年,邢臺農商銀行從大梁莊信用社誕生,2012年在河北農信系統內率先完成改制,多項經營指標保持領先,2018年成功上市新三板,成為河北農信系統首家上市新三板的農村商業銀行。曾經的邢臺農商銀行人,以質樸秉性,敢于趟路,敢為人先的奮斗品質,創造了經營的豐碩果實。
然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以及國內外金融環境的復雜多變,原有的時代金融機遇漸漸消退,邢臺農商銀行的未來面臨新的挑戰。面對全新而未知的未來,邢臺農商銀行新的領導班子意識到,團隊原有的思維模式和經營模式已經很難跟得上這個時代的變化和要求,在看的見的成績之外,邢臺農商銀行存在著諸多發展隱患,必須以新的動能來引領企業的未來。
于是,有了同心動力和邢臺農商銀行雙方高管層的首次會面。
年輕的董事長王世峰,到邢臺農商銀行上任不久,剛剛四十出頭的年紀,一見面便讓人感覺風清氣正,溫和寬厚,待人如陽光般溫暖。
在見到同心動力孫兵董事長時,王董事長語重心長的說:“邢臺農行銀行的發展,在新形勢下,面臨著新的挑戰,希望能以同心動力多年專注文化和品牌領域的先進經驗,一方面,為我們提煉出符合邢臺農商銀行服務特點的專屬品牌,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面,希望在新的發展時期,幫助我們建立起一種文化信仰,讓每個員工能夠發自內心的努力,不用揚鞭自奮蹄,由被動變主動,由督促變自覺,最終實現為自己而奮斗,真正激發出這個團隊的動能,為邢臺農商銀行的發展能夠再上一個臺階夯實團隊基礎。”
客戶的囑托殷重而充滿期待,項目組深感到肩上的責任。引領客戶的文化和品牌內外兼修,這正是同心動力二十多年專注積淀所擅長的領域。接下這個項目,就意味著我們將和客戶同心并肩,共同開啟一段精彩的文化品牌的創建之旅。
2017年8月16日,招商局、平安集團等發起成立的深圳市首家地方AMC——深圳市招商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招商平安資產”)在深圳市開業。
招商平安資產成立伊始,便采用市場化的手段進行員工招聘,因此匯聚了一批來自各個老牌資產管理公司、金融領域知名公司的優秀人才。然而,不同來源、背景、做事方式的人才,其做事方式、思維習慣等等都大不相同,如何讓大家能夠同心同向,擰成一股繩,以招商平安資產的方式去創造更高價值,實現更高業績呢?
介于此,招商平安資產與同心動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合作開展企業文化咨詢項目,希望通過一系列的思考和探討,讓每一位員工以招商平安資產人的身份,共同明晰我們的初心、未來以及做事方式。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始建于1957年,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科研事業單位。多年來,在行業發展的重大戰略、規劃、政策、標準和測試認證等方面發揮了有力支撐作用,為我國通信業跨越式發展和信息技術產業創新壯大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中國信通院著力加強研究創新,在強化電信業和互聯網研究優勢的同時,不斷擴展研究領域、提升研究深度,有力支撐了互聯網+、制造強國、寬帶中國等重大戰略與政策出臺和各領域重要任務的實施。
2017年10月,中國信通院發布《三年(2018-2020)發展規劃》。《規劃》明確提出:組織文化是影響組織興衰成敗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要素,應依據新形勢和中央的新要求,詮釋和豐富“厚德實學,興業致遠”的文化理念。
2015年7月,為落實山東省十三五期間高速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的功能性重任,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應運而生。作為山東省政府批準成立的省管功能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齊魯交通運營管理高速公路3452公里,占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60%,在建高速公路1045公里(2017年數據),“十三五”期間高速公路建設規模約2100公里,總投資額2000億元。
作為正處于轉型變革期的地方大型國有企業集團,齊魯交通面臨著文化核心不明、品牌建設規劃性不足等問題,亟需樹立文化旗幟,架構品牌體系,統領多元產業,以推動轉型成功。
其一,企業轉型,亟需清晰文化核心。齊魯交通從事業單位改制為企業單位,為數不少的管理者和員工的思維模式與行為模式都需要轉變,如何轉,向哪轉,怎么轉,成為企業與員工面臨的重大挑戰。
其二,產業多元,亟待集團文化統領。集團以高速公路為主營業務,成功將產業板塊拓展至金融、商業地產、傳媒、新材料及物流等多個產業領域,如何推動多元產業協同發展成為集團面臨的又一問題。
其三,品牌起步,缺乏發規劃性與系統性。由于成立時間不長,品牌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在產業多元化的戰略要求下,塑造怎樣的品牌,怎樣塑造品牌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亟待解決。
以上三點原因的綜合交織,促生了齊魯交通發展集團進行企業文化與品牌建設的迫切步伐,經過充分醞釀和準備,2017年7月,齊魯交通企業文化建設項目正式拉開了帷幕。
2016年,以華建經濟開發中心為主體,通過招商交科的整體注入,招商局公路網絡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而接下來的2017年,便是新公司重組整合之后,成為實體運營企業的第一年,是加快建設“中國領先、世界一流”公路企業的破題之年、布局之年。立于新的起點,面向未來的目標和挑戰,招商公路人也在思考“我們到底該秉持什么樣的初心開啟我們的新征程?我們共同走出一條什么樣的路?我們心之所向到底在哪里?”只有明確了這些,招商公路才能走得更堅定、更長久、更輝煌。
基于此,同心動力陪伴招商公路,以“文化融合”為主線,以?“公路投資運營板塊、公路設計科研板塊”為兩個基點,以“加速企業文化融合、助力全產業鏈發展”為共同目標,共同開啟了企業文化項目。
2015年,由陜西卓昊發起聯合其他國內龍頭區域物流企業共同成立-上海壹米滴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2年時間,壹米滴答聯合旗下眾多有著“全國夢”的區域性小霸王,迅猛發展。然而,區域小霸王各自區域深耕10-20多年,已形成自身獨特的優秀文化積淀和成功經驗;同時不同行業屬性、不同來源背景的人才持續輸入,不同背景人才亟需思想共識與行為統合;壹米滴作為一家互聯網+物流的公司,與傳統物流有明顯的思維差異,需不斷進行思維與模式創新。基于以上背景,立足當下和未來長遠發展,壹米滴答此時必須要構建強勢的集團文化,實現1+1>2的文化合力,以集團文化統領全員共識同行,以文化助力壹米滴答破解蝶變,更進一步。